龙陵:“一联三定四包”机制 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近期,龙陵县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契机,践行“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创新开展“一联三定四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有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一联”横向联动、纵向交办
为切实解决部门之间发现矛盾纠纷沟通协调不及时等问题,龙陵县建立矛盾纠纷“横向联动、纵向交办”机制,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分别由县乡综治中心牵头负责,联动公安机关、法院、司法局等单位,建立矛盾纠纷、涉稳隐患问题横向“每天一联动”、纵向“每天一交办”工作机制,县乡汇总当日办理、受理易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的矛盾纠纷或涉稳隐患问题,并于当日上报,该县综治中心于次日对部门上报的问题交办到乡镇综治中心,各乡镇综治中心于次日对站所上报和县级交办的问题,逐一按“分析研判、评估定级、明确包保、系统管理”的程序推动落实调处化解包保稳控。2023年以来,县级共召开9次联席会议、乡镇召开125次联席会议,县级累计排查评估化解家庭安全风险45户,交办事项75项,乡镇累计排查发现高风险家庭144户,实现100%包保调处稳控,有效提升县、乡两级矛盾纠纷发现调处化解稳控能力和水平。
“三定”精准评估、精准摸排
为破解风险隐患家庭排查难、对象不精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龙陵县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契机,践行“三法三化”,通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深入村组一线调研问题、深入一线想办法,通过“三定”即:小组摸排初定、村(社区)研判议定、乡镇评估审定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落实。小组摸排初定。由挂片包组的村(社区)“两委”成员负责召集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员,并选取3至5名党员群众参加,以网格为单位,逐户逐人进行分析评估,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并参照等级认定标准,初步形成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无风险家庭名册,坚持一月一动态增减。村(社区)研判议定。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召集乡镇挂村领导、“两委”成员、社区民警、驻村工作队员及小组长参加,对各村民小组上报的3类风险家庭逐一进行研判评估,经研判评估后,制定包保调处化解稳控措施,村组两级及时入户化解稳控。乡镇评估审定。由乡镇主要领导或分管政法副书记负责召集综治、民政、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对村(社区)研判议定3类风险家庭逐一进行审定,并研究制定包保调处化解稳控方案,及时将风险家庭录入“平安保山App”智慧系统,做好定期跟踪问效。据统计,通过开展“三定”以来,累计排查评估家庭75894户27.2万人,做到矛盾风险隐患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共排查出高风险家庭144户、中风险家庭308户、低风险家庭2656户,通过“三定”精准评估、精准摸排,有效锁定矛盾纠纷化解稳控工作对象,为包保调处化解稳控矛盾纠纷打牢基础。
“四包”压实责任、化解稳控
为破解基层矛盾包保调处化解稳控工作责任弱化虚化问题,龙陵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广应用社会矛盾纠纷“三级三次”调处机制,分级分类包保调处化解稳控工作。针对高风险家庭,采取“乡镇主要领导+乡镇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小组干部”负责包保调处化解稳控,乡镇主要领导至少每季度走访化解1次,乡镇干部至少每月走访化解1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至少每15天走访化解1次,并日常密切关注常态包保化解;村民小组长时时掌握日常情况,并定时向村级汇报动态情况,确保不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针对中风险家庭,采取“乡镇挂村领导+乡镇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小组干部”负责包保调处化解稳控,乡镇挂村领导或乡镇干部每2个月走访化解1次,村(社区)“两委”成员挂联干部每个月走访化解1次,并做好常态包保化解维稳、动态掌握风险情况;村民小组长时时掌握日常情况,确保矛盾和事态不升级。针对低风险家庭,采取“村(社区)‘两委’干部+小组干部”负责包保调处化解,村(社区)“两委”成员挂包干部至少每2个月走访化解1次;小组干部至少每月走访化解1次,做好常态包保化解,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确保矛盾和事态不升级。同时,龙陵县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契机,针对乡镇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采取县处级领导包案化解,普法强基工作队员到村重点调处化解,有效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存量下降。据统计,截至7月,全县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10件,其中,县处级领导包案化解9件,普法强基工作队员调处化解147件。
“智慧”跟踪问效、提升能力
为破解矛盾纠纷化解走访跟踪问效难、考核评价难、动态管理难等问题,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治能力和水平,龙陵县强化“平安保山App”的推广运用,累计培训人员4500余人次,共安装“平安保山App”2854人,实现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两委”成员、普法强基工作队员、网格员安装全覆盖。将家庭风险评估高、中、低风险等级与“平安保山App”智慧系统重点关爱服务家庭、关爱家庭相融合匹配,高风险录入“重点关爱服务家庭”进行管理服务,中风险、低风险录入“关爱服务家庭”进行管理服务。截至目前,共在“平安保山App”智慧系统评估风险家庭74881户,评估率达99%,录入率达100%;共录入事件4378件,其中,矛盾纠纷774件,民众诉求2023件,安全隐患1581件,事件处理率达95%以上。同时,运用好“平安保山App”智慧系统做好事件录入监督、家庭风险评估动态管理,对矛盾纠纷包保走访调处化解稳控进行常态化跟踪问效。通过充分运用“平安保山App”智慧系统,为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和包保调处化解稳控提供了“智治”支撑,全面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手段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段登信)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