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要闻

漾濞“小街”,丝绸古道穿街而过

发布时间: 01-26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漾濞“小街”。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丝路永昌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漾濞江上云龙桥。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霍永安/文 常世伟/图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漾濞县城的南端,博南古道的一段静静地依偎着漾濞江,顺着江水蜿蜒伸展,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小街”。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95年,我来到县城上高中的时候,小街东段的鸭子坡一带还是个以街为市的地方,称为云集街场,三天一小集,七天一大集,每到赶集日,人群就像潮水般涌来,把整个街区挤得水泄不通。云集街场,这个寓意着“商贾云集”的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漾濞一中离那不足300米,中午放学,我和三五个同学总是满怀期待地奔向那里。一碗凉粉,几个来自对面秀岭梨园的玉香梨,便是我们舌尖上的小确幸。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小街逆着漾濞江蜿蜒1000多米,它东西低中段稍高,宽不过八尺。中间平铺的青石板经岁月的磨砺光滑而有质感,两边辅以漾濞江边的鹅卵石,守护着这条古老的街道,边缘两侧镶嵌的排水沟,还在承担着排水的使命。小街两边的民舍紧密排列,夹街而建,那临街的门面还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风格。屋顶上长着些杂草,开着不知名的小花,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随着漾濞县城的发展,经济条件好些的人家纷纷搬离了小街,去往新城区开启新的生活。2021年那场地震后,政府又在北区安置了一批老街的住户,小街愈发冷清了下来。曾经热闹的门面只剩下三五家门面还在卖着香烟、瓜子、矿泉水等一些小零食。生意十分冷清,小卖部成了小街上老人们茶余饭后聊天唠嗑的好去处。那门前见证了岁月变迁的光滑青石板台阶成为老人们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的最佳场所。看着这些台阶和关闭的门面,不难想象曾经马锅头带着马帮在这里停留的情景。马蹄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它们往来穿梭,踏出了这条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人马古道。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段氏七格铺子”坐落在小街的中段,漾濞江在这里拐了个弯。午后的阳光温和地洒下,七格铺子前的平台上,一位老人惬意地躺在躺椅上沐浴着阳光。老人脚边趴着一只小花猫,眼睛眯成一条线,似乎也在享受着这宁静的午后时光。老人姓赵,已经88岁高龄,是小街上年纪最长的人。曾经身为教师,退休后一直守在小街上生活。老人缓缓地向我讲述着小街的过往,历史上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在大理交汇后,丝绸古道从大理往西,经由漾濞、永平,从今天保山的腾冲出境,通往南亚和西南亚地区。从漾濞通往永平的一段也称为“博南道”,漾濞的小街便是博南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站点。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如今,小街上这些从前马锅头歇脚的地方,在历史的岁月中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小街上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自从滇缅公路建设成后,马帮渐渐减少,成为一个交通死角,但不少外地的商贩却在小街上生活了下来。解放后小街一度是漾濞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区。从东边的云集街场进来,依次设有国营理发室、制鞋厂、铁器社、国营饭店、新华书店、供销社、县医院等机构,那时候,这里就是县城的中心,是全县最繁华热闹的所在。听着老人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热闹的场景,人们在理发室里打理着自己的仪容,制鞋厂中传出阵阵敲打皮革的声音,铁器社里火星四溅,国营饭店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新华书店里满是求知若渴的人们,供销社里货物琳琅满目,县医院里医生们忙碌地救治病人。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说到儿女,老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她有5个子女,都通过读书考出去工作了。她清晰地记得每个子女读书的班级和考上大学的年份。子女们都很孝顺,但老人眷恋着这里的宁静生活,习惯了小街的生活节奏,所以一直留在这里。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七格铺子往西,是小街最平的一段。这里是小动物们的乐园,时不时会有一两只小鸟悄悄飞落觅食,偶尔还会有小松鼠从两边的古树上跳到路中间。它们直起身来好奇地望着过路的我,等我走近,又窜上屋顶消失不见。曾经在我工作的单位当过门卫的老王在门口浇花水,见到我便热情地邀我到家里坐坐。他家临街有三个门面,里面却是很深的院子,是典型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土木结构建筑。院子里满是老王种的花草,茶花娇艳,桂花飘香,二楼的走廊上挂满了流行的“多肉”,几盆虎头兰在走廊尽头开得正艳。在院子里暖和的角落坐下,老王开始讲述他家的故事。他家这个院子以前是小街上最有名的客栈——永安客栈,隔壁还有太和宫、江西祠,三家客栈能容纳上百人住宿。他问我知不知道徐霞客,那个明代的大旅行家。明崇祯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徐霞客从大理进入漾濞,在石门关住了两晚,二十三日是否住在永安客栈虽无从考证,但老王坚信他就是住在此处,二十四日才顺着博南古道去了永平地界,并在《徐霞客游记》中写下了4300多字关于漾濞的日记。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沿着青石路下一个坡,就来到了小街的尽头——云龙桥。这座始建于唐代的云龙桥,东西向横跨漾濞江,它是世界上史书记载最早、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现存的唯一一座至今仍在通行的人马铁索吊桥。桥头的碑上记载着它的历史,桥头两边各有一间桥亭,供行人避雨歇脚。桥东边,一间由民房改造的小吃店正在营业。店内的桌椅简单,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零星的游客坐在店里,品尝着腾冲饵丝、稀豆粉、米干、绿豆糕等保山风味的小吃,听着女子用保山口音热情地介绍着小吃的特色。让人感觉这小吃店更像是一个充满情感的驿站,在这个曾经马帮往来的古老之地,还延续着保山的饮食文化,散发着温暖人心的力量。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桥头的亭子里歇息时,我看到桥东边的农户在上午赶着牛羊从云龙桥上到西边的虎头山上放牧,桥西边的农户从云龙桥上过来到县城采购生活用品。高中时,我和同学们经常在晚饭后到云龙桥头的桥亭里背书,有时还在云龙桥下的回水塘里摸点小鱼小虾改善生活,那时的我们充满朝气。现在来的学生少了,却常常能看到热恋中的情侣在这里打卡拍照,一对对情侣甜蜜的笑容给这座古老的铁索桥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小街,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每一行字里都饱含着人们对它深深的情感。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13.jpg

  责编:刘自明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LLL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