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龙陵

张连福家的幸福年账 (驻村手记)

发布时间: 01-26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张叔,快过年了,我们来看看您家年货办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1月20日,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入户张连福家的我急切地问。“没有没有,现在需要办的也买得差不多了。”还没等张连福回答,他的妻子余金兰就接过了话。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你们二老没产业收入,置办年货的钱从哪里来?”“谁说我们没有收入,现在政策好,党和政府关心,补助给我们的钱够用了。” 余金兰依旧抢着话茬。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那天,在温暖的阳光下,67岁的余金兰给我算起了她家的幸福年账。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你张叔每月有一百多元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我和他加在一起每年有一万多元;种粮补贴五百多元;产业奖补一千多元;天然林停伐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也有四五千元。平日我还养了几头猪喂了一些鸡,自己种点小菜拿到木城街子卖……再加上边民补贴,全部算起来,小日子过得好着呢。”“虽然我今年已经68岁,但每年还能种上几亩包谷,喂上两头年猪,逢年过节政府还组织人员上门慰问,真的什么也不缺。” 张连福担心妻子说得不够清楚,又特意向我补充了一句。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张连福是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等养三组的低保家庭户,早些年,女婿、儿子均因病先后离世,女儿嫁在本乡老满坡村,留下张连福夫妻两人相依为命,好在平日女儿也会抽时间回来看望,两人身体都比较好,日子过得虽不宽裕但很充实。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近年来,木城乡为加强“一老一小”人群的特殊保障,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谐,在木城村探索成立了由党委政府引导,专职和志愿相结合的“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主要针对鳏寡孤独困难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定期不定期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环境卫生、就医看病、心理疏导、阶段性托管开展特殊服务,不断推动木城的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再上新台阶。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明旺(作者系龙陵县木城乡木城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13.jpg

  责编:刘自明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