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助残暖冬”暖人心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城乡处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保山市残联系统组成慰问组开展“助残暖冬”活动,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送去温暖与关怀。
此次“助残暖冬”计划在全市5县(市、区)看望慰问2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1月22日,市残联慰问组来到隆阳区金鸡乡和板桥镇,走进3位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你最近身体状况如何?”“现在特别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在金鸡乡黄毛村刘发康家中,慰问组详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今年34岁的刘发康,3年前在瑞丽打工时不幸从高空坠落导致下半身瘫痪,只能靠轮椅生活。现在,他每月有530元的低保和困难补助。为了养育两个儿女,给家庭增添收入,刘发康积极参加隆阳区残联组织的竹编培训,现在他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能,家中摆满了他精心编织的竹编产品。
刘发康希望残联帮助他解决家庭无障碍建设,方便日常活动,同时还希望能为他的竹编产品找到销路。慰问组将金鸡乡党委书记王泽、黄毛村党总支书记张体良请到刘发康家里,确定将刘发康家庭无障碍建设列入2025年改造名单并尽快施工,让刘发康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慰问组还承诺会和大家一起商议竹编产品的销售问题,帮助他拓宽增收渠道。
随后,慰问组来到了17岁脑瘫患者白荣江的家中。白荣江因脑瘫不能说话、不能动弹,身体瘦得皮包骨。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慰问组鼓励白荣江的父亲白明德不要放弃康复的希望,并表示残联会在康复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之后,慰问组来到因车祸造成终身瘫痪的陈玉华家中。今年52岁的陈玉华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33个年头,无儿无女的她每月靠着1135元的低保困难补助生活。尽管生活艰难,但她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慰问组鼓励陈玉华尝试在家里做些剪纸和竹编工作,在丰富生活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份收入。陈玉华表示会努力尝试,让自己的生活更多彩。
当天,慰问组还走访慰问了保山城区周边的13位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
阳光助残暖保山,爱心汇聚绽光芒。“助残暖冬”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慰问,更是一次温暖人心的行动,它让困难重度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这份温暖如同一束束阳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本报记者 周向东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