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豆腐香
发布时间:
01-23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腊月开始,年味渐浓,随着外出游子的陆续归家,昌宁人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在耈街彝族苗族乡的村寨,有一种习俗一直传承至今,那就是做豆腐。
做豆腐。 茶利芝 摄
金马村穆家村民小组禹建芝是远近闻名的做豆腐好手。走进禹建芝家里,土灶里柴火熊熊燃烧,大锅里的豆浆热气腾腾。当豆浆烧开后,加入适量的石膏水一“点”,豆浆就凝固成豆腐脑。待豆腐脑沉淀得差不多,便开始上槽做豆腐。禹建芝熟练地铺好包布后,用瓢将刚刚熬好的豆腐脑舀入专门压豆腐的槽子内,收拢好包布,盖上大木板,压上石头,等浆水流尽,掀开包布,一块块软滑的白豆腐便做成了。
白豆腐做好后,既可以直接做成各种菜肴,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风味独特的酥豆腐、霉豆腐、腌豆腐……(董 梅 姜昆陵)
油炸豆腐。 茶利芝 摄
然而,在大多数耈街人的脑海中,还保留着踮着脚尖围着灶台边等着吃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的记忆。一碗可甜可咸的豆腐脑下肚,鲜嫩爽滑,满口溢香,那是童年的记忆,也是家的温暖。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