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咖农采摘尝“甜头” (我在现场)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咖农正在采摘咖啡鲜果。
眼下,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的7000余亩咖啡陆续成熟并进入采摘期。漫山遍野的咖啡树上挂满了成熟的咖啡果实,宛如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其中,农户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
咖啡种植在木城乡属于支柱性产业,为农户带来了颇为可观的收入。近年来,木城乡依据产业实际状况并着眼于发展需求,积极推行“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咖啡产业平稳且快速发展,全力促使咖啡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品质与效益,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树枝,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伴随着咖啡果实的成熟,农户们全家老小纷纷出动,踊跃投入紧张忙碌的采摘工作。在咖啡种植园里,周边的群众也赶来务工,工人们在绿树丛中穿梭,双眼专注地寻觅着那些色泽饱满、成熟度恰好的果实,双手不停地忙碌着。
当下正值咖啡成熟之际,住在鱼塘垭口的群众,在忙完自家农活之后,就到就近的咖啡种植基地上班。如此一来,既能照料家庭,又能增加收入。采摘工人王云兰说:“我是附近村民小组的村民,随着冬季来临,我们自家种的茶叶、玉米都已经收割完毕。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到咖啡种植基地采摘咖啡豆。我们每天大概能采摘200斤,每斤采摘的工价是0.6元,平常不忙的时候,一天差不多能有120元的收入,这在农闲时期给我们增添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来源。”
咖啡种植大户黄家东说:“我家种了300余亩咖啡,去年收入50多万元。今年咖啡的价格比去年更可观,除了售卖鲜果之外,还打算尝试进行初加工,制作成精品咖啡,这样就能带来更多利润,收入应该会比去年有所增加。”
据了解,龙陵县芮语咖啡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公司负责提供技术培训,农户负责日常管理,到了采收季节,则由公司进行收购。在芮语咖啡有限公司的带动下,480多户村民参与到咖啡种植和生产加工中,在家门口就收获了增收致富的成果,广大群众的腰包也日益鼓起来,这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统计,木城乡的咖啡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0余亩,涉及480多户、2230多名咖农。咖啡的采摘季通常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截至目前,已采收咖啡鲜果1200吨,经生产加工产出咖啡豆300吨,总产值达600万元。
董秀芬 文/图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