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十年接力支教情 点亮梦想满天星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自2013年定点帮扶施甸县以来,研究生支教团扎根施甸10年,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和杨善洲精神,用一批批交大学子的支教情怀,点亮了一群群孩子的人生梦想。
10年来,西安交大连续派出48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前往施甸县多所中小学接力任教,选派骨干教师担任施甸一中等学校副校长,协调专家教授24批144人到施甸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经验交流、讲座、示范课等活动。同时,组织施甸县10批331名教师前往西安交大及附属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素质提升培训,惠及教师1.36万人次。不仅为施甸县补充了一支稳定有力的师资队伍,还将交大附中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校园建设等系列管理经验融入施甸一中教学实际中,为施甸一中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安交大聚焦“励志、启智、扶智”,以“硬”实力服务当地学校“软”需求。在精神励志方面,研究生支教团围绕学西迁精神、讲西迁精神、做西迁精神新传人,组建“向西而歌”宣讲团,累计开展各类西迁精神宣讲100余场,直接影响师生近万人。在启智方面,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深入基层,了解学校困难和学生需求,为其量身定做解决方案,制定帮扶手册,并通过引入交大资源进行精准帮扶,做到一生一册。在扶智方面,西安交大从筑梦行动到科技社团、从科学营常态化建设到智慧农田项目、从网络化教学到自主学习培育计划,帮助当地建设了一支日趋完善、带不走的“扶智”团队。
以学优生培养、第二课堂教育、特长生教育、科技文艺教育等先进育人模式,西安交大持续补充县域教育中缺少的教育元素,推进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在帮扶地区落地、生根、结果。在施甸一中,支教团志愿者依托交大教育基金会,开设了“聚‘交’施甸,爱心助学”公益项目,号召校友踊跃捐款助学,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幸福家园社区,支教团开展了“四点半课堂”周末辅导公益活动;支教团志愿者参与建设了“智慧农田”青少年田园文化教育基地科教项目,利用周末为200余批1.5万名中小学生带去农业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组织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和西迁大树的那些事”“梦想、目标、学习”等西迁精神系列宣讲,每年在13个乡镇开展理论宣讲30次,累计覆盖2万余人;支教团举办“心信相印,未来可期”系列书信交流活动,为服务地学生与西安交大优秀在校研究生之间建立“一对一”定期书信往来机制,拓展施甸学生知识与视野,引导其树立勤奋上进、刻苦求学、早日成才理念。
李利波 迟凯文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