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施甸

交邑村:村规接地气 新风沁人心

发布时间: 01-08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9707-32.jpg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群众会上宣传村规民约。  曾 熠 摄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近年来,施甸县仁和镇始终把制定好、运用好村规民约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深耕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沁入人心。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走进仁和镇交邑村,一幅山清水秀的秀丽画卷映入眼帘,田埂地头,火红的酸木瓜花竞相开放,再过一段时间,千亩花椒也将进入采摘期。乡村小道平坦宽阔,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倡导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的标语随处可见。一句句孝老爱亲的标语、一幅幅产业兴旺的画面,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村里的每一个人,一股“真、善、美”的淳朴气息扑面而来,这股风气的源头,正是看似简单却充满力量的村规民约。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1年,交邑村刚刚进入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村里的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后,看着村级文化墙冗长的村规民约,墙体早已锈迹斑斑,有些字体也已经看不清,很难连贯成一句完整的话,村规民约的作用无法真正得到发挥。“村规民约对于一个村庄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能无声无息地浸润百姓心田,村规约束得好,村里的风气才能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村规民约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于是,我来到这个村庄的第一件事,便是决定修订村规民约。”原交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姜兴华说。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交邑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爱党爱国的思想、法律法规知识与乡风民俗、道德伦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等有机结合,进一步修订《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形成《交邑村村规民约儿歌版》作为交邑村乡村治理本土教材。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过程中,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尊重传统民俗、民风,利用党员大会、村民大会、院坝会、火塘会、走访入户等形式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广泛吸纳民智、充分体现民意。交邑村党总支书记说:“村规民约要能起到刹住‘面子风’的作用,把红白喜事的规矩定好,让酒席‘瘦身’,为人情‘减负’。”立足村情,《交邑村村规民约儿歌版》涵盖村风民俗、邻里关系、遵守交规、爱护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引导村民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推动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村规民约修订以后,篇幅短了,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理解,现在村里文化墙上张贴的儿歌版村规民约,路过的老人小孩都会停下来看一看,大家口耳相传,久而久之村里的氛围更好了。”姜兴华说。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自2021年村规民约修订以来,交邑村党总支通过召开院坝会、火塘会的契机,深入村民家中,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大道理”讲解成“小案例”。积极利用村民微信群、村级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宣传,在沿路文化墙、宣传栏和文化活动场所等地集中布设海报,推动党的声音“村村响”,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人心。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4年1月,交邑村村规民约被评为市级优秀村规民约,在一纸“约”定的熏陶下,看得见的村庄面貌正悄然发生变化,看不见的文明乡风也徐徐吹进交邑百姓的心田。曾 熠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3-转曲-10.jpg

  责编:刘自明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iii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