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朋友们”来过冬了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赤麻鸭与灰鹤
昌宁右甸河湿地公园 凤头麦鸡
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水雉
施甸野鸭湖 紫水鸡
龙陵蚌渺湖 中华秋沙鸭
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灰鹤
本报记者 宁 玲
保山,这座位于云南西南边陲的城市,被誉为“春城中的春城”。这里日照充沛,年平均气温维持在16℃,既无酷暑也无严寒,可谓是四季如春。每到冬季,便会迎来一群特殊的“老朋友”——候鸟。它们跨越千山万水,从遥远的北方来到保山,享受这里的温暖与生机。
立冬之后,保山的天空变得更加热闹。大约60余只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灰鹤,如同优雅的舞者,悄然飞临保山坝。它们时而在农田间栖息觅食,那轻盈的姿态仿佛在与大地亲密交流;时而在低空中一字旋绕,像是在天空中书写着神秘的符号;时而呈人字形高空翱翔,为冬日的保山城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些灰鹤每年4月至7月在我国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进行繁殖,9月末开始向南迁徙。保山,正处于中亚—印度和东亚—澳大利亚两条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交叉重合区域内,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据隆阳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周春来介绍,入冬以来,隆阳区已累计监测到包括灰鹤、各类潜鸭在内的候鸟27种、3000余只,而且候鸟种类和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保山为何会如此受候鸟青睐呢?其原因正是保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灰鹤主要栖息在我国北方地区,但对越冬地环境十分挑剔,它们只会选择生态良好的南方地区过冬,保山正好具备这样的条件。这里生态环境优良,仿佛是大自然为候鸟们精心打造的家园。当地政府和群众也深知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持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强对野生鸟类的监测和巡查管护,全方位确保候鸟的安全。
烟波浩渺,鸟鸣阵阵,冬季的龙陵蚌渺湖是众多鸟类和野生动物的乐园。白鹭、中华秋沙鸭、鸬鹚、灰雁等候鸟成群结队来此觅食、求偶。这里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其成了鸟类越冬迁徙的驿站,也是观鸟爱好者的打卡胜地。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龙陵县记录在册的野生鸟类已达462种,分别占云南省945种鸟类的48.99%和我国鸟类记录种数1445种的31.97%,与2006年相比,鸟类增加了203种。
这两天,大批凤头麦鸡又返回昌宁越冬。据了解,入冬以来,昌宁县先后监测到白额雁、灰鹤、凤头麦鸡等20多种越冬候鸟活动踪迹。“通过监测,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鸟类前往右甸河湿地公园栖息、繁衍。近年来,共监测到前来昌宁越冬的候鸟31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鹮、黑鹳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白额雁等4种,湿地公园监测记录鸟类种数达126种。” 昌宁县自然保护地管护中心主任叶康说,“昌宁县湿地面积达11.6万亩,这些湿地有效发挥了调洪蓄水、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等多种生态功能,为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越冬迁徙的候鸟提供了优越的越冬环境。”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你看,在尽显诗意美景的施甸野鸭湖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胸翡翠、紫水鸡也纷纷来此“安家”,成群的候鸟盘旋于空中,画面令人沉醉。
生态向好,候鸟翩飞。这些候鸟就是保山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它们的到来,不仅为保山的冬季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更是对保山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肯定。保山,这座温暖的城市,正敞开怀抱,迎接“老朋友们”的到来,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篇章。我们相信,在保山人民的悉心呵护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候鸟来这里温暖过冬。
情报站
灰鹤
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类,别名千岁鹤、玄鹤、番薯鹤、普通鹤、元鹤。其通体羽色几乎全为灰色;前额和眼先黑色,头顶裸区部分呈朱红色,喉、前颈和后颈灰黑色。灰鹤栖息于开阔的草地、湖泊、河滩及沼泽地带,迁徙期可集群多达四五十只,在越冬地可集多达数百只的大群。
灰鹤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II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
中华秋沙鸭
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其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他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喜欢在多溪流的林间树洞中繁殖,越冬于河流、湖泊和水库中。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野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1000多万年,成为如活化石般孑遗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EN(濒危)等级;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一级保护等级。
凤头麦鸡
鸻形目鸻科凤头麦鸡属鸟类。其体型中等,腿长;头顶具细长羽冠;嘴黑色,脸白色,眼下方有一黑斑;背、翼覆羽绿色,尾下覆羽棕色,尾羽基部白色,端部黑色,末端羽缘灰白。凤头麦鸡于9月中下旬迁离繁殖地,迁往越冬地。
凤头麦鸡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物种。
水雉
鸻形目水雉科水雉属鸟类。其头部和颈部前端为白色,颈部后端覆盖有一片十分鲜艳亮眼的金黄色羽毛。背部、腹部及尾羽为棕褐色,两翼主要为白色,翅尖为黑褐色,尾羽像雉鸡一样是长尾羽。水雉通常于每年的3月末至4月上旬迁到北部繁殖地,9月末至10月上旬迁离。
水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紫水鸡
秧鸡科紫水鸡属鸟类。其体羽大多为紫蓝色,翅表面和胸呈蓝绿色;尾下覆羽白色;嘴红色,粗大并与橙红色额甲相接;额甲宽阔,后缘呈截平状;虹膜棕红色;跗跖和趾深肉色,爪黄褐色。紫水鸡栖息于江河、湖泊周围的沼泽地和芦苇丛中。
紫水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本版图片均由县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