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岭岗村“靠山吃山”奔小康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群山重重,山路弯弯。走进龙陵县腊勐镇中岭岗村,只见一块块土地上青豌豆长势正好,有的在开花,有的已经长豆荚。一阵风吹过,白色的、紫色的豌豆花在藤蔓上摇曳,豆荚也晃动起来。
“再过1个月左右,这些青豌豆就可以上市了。去年我家卖豆的时候赶上了好价格,收入将近有1万元。”豆农刘正泽看着绿油油的青豌豆,期待今年也能迎来丰收。
“1万元”在别的地方来说不算多,但对于中岭岗村的村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大家走出家门就是山,山外面还是山,全村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600米,365户1427人在这片典型的高寒山区土地上生活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当地因地制宜抓好种植、养殖、务工,想方设法助力群众增收。如今,全村栽种青豌豆600多亩,每年10月栽种,12月底至次年1月采摘,“短、平、快”的产业为200多户种豆人家带来了90多万元的收入。
除了栽种青豌豆,当地还大力发展传统养殖业,大多数人家都在养猪、牛、羊、毛驴。郭金安是当地的毛驴养殖大户,从2018年开始,如今已经发展到60多头的养殖规模,除了自己养,他还将周边村民养殖的毛驴统一收购出售到外地。
“6天前拉运了36头运往大理,前天又拉运到腾冲一车,共有26头。”郭金安一边给圈里的毛驴添加草料和玉米面,一边说道,“近年来,毛驴的市场行情稳定,不愁销路。大毛驴养到400多斤就能出栏,村子里100多户人家都有养殖,有的2、3头,有的4、5头,大家都舍不得闲,买小的养,养大后又卖出,每年加上我自己养的,全村要卖出500多头,毛收入达400多万元。”
除了养毛驴,全村还养着1400多头猪、380多头牛、500多只羊,每年800多万元的养殖收入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此外,村子里还有许多人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他们长年在外,有的在电子厂和食品厂做工,有的在建筑工地做泥水工,有的做水电工,省内省外都有。村里劳务输出的第一批人回来后,又带着新一批有打工意愿的村民出去,一批带一批,目前已经有500多人外出打工,实现打工收入300多万元。在这个过程中,村里加大对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关爱救助力度,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
今年,村里还组织群众把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块清理出来种植了烤烟190担,改造了10座烤房,为烟农增加了30多万元的收入;120株古树茶和改造提升后的500亩高山生态茶园,给茶农带来了50多万元的收入。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
中岭岗村党总支书记郭金德表示,大山深处谋生只能“多条腿走路”,尽可能拓宽增收路子。在抓好传统种植养殖业和务工增收外,村里将继续招商引资,新建了大龙洞山泉水厂,增加集体经济;逐步完善“黑松露”园的基础设施,为打造“黑松露”采摘园打下基础;持续抓好教育工作,搞好人居环境,带领村民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徐 静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