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要闻

杨振鸿与永昌起义(记忆保山)

发布时间: 12-16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振鸿的戎装照片。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 杨晓东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振鸿是辛亥革命前云南播种民主革命种子的先驱。他的革命活动即是云南辛亥革命的开篇。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振鸿(字秋帆),云南昆明人,1874年生。晚清的中国在经历甲午、庚子两役后,丧师辱国,割地赔款。青年杨振鸿忧国忧民,愤恨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与挚友密商祖国独立强大之大计。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03年,云南派遣留日学生,他首膺其选,东渡日本入读东京陆军振武学校。他在学业上刻苦自励,屡列优等。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04年12月,他与留日学生黄兴、宋教仁、唐继尧等“百余人,组织革命同志会,从事民族革命”。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05年,杨振鸿撰写“告滇中父老书”,抨击清政府出卖滇省。云南爱国学生读后,秘密组织誓死会。在云南联络志士,积极策划革命活动,誓死推翻满清政府。同年6月,杨振鸿与李根源、罗佩金在横滨见到孙中山,杨振鸿听了孙中山向他们讲的革命道理后,对李根源说:“我听了孙中山先生的教导,找到了革命前途的道路”。7月30日,杨振鸿在东京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立筹备会议。8月20日,同盟会正式成立,杨振鸿与吕志伊是滇省留日学生中首批加盟人。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06年,同盟会日本云南支部创办《云南》杂志,杨振鸿参与创办工作,并为杂志书写大量文章,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做好回云南发动革命的准备工作。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是年春,杨振鸿毕业于振武学校,被云贵总督丁振铎电召回国。途经越南,沿滇越铁路及滇越边界要隘调查法国人对云南的侵蚀。回滇后写成长篇调查报告进呈给同盟会总部,深刻揭露法国侵略罪行。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他写的“告滇中父老书”散布于云南各府厅州县,全省人民如梦初醒。面见丁振铎,又直言滇越铁路,侃侃不稍讳。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丁振铎听他言慷慨激烈,不敢重用,屏之闲散,调他去办云南体操学校。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振鸿在云南体操学校教授军事,培养革命志士,发展同盟会会员。而后设立兴汉会、滇学会、敢死会、公学会等组织,宣传革命。杨振鸿名传遐迩,远近来者以见其一面为幸,而云南清朝统治当局则忌恨他。适值滇籍留学生联名揭发丁振铎“失地丧权”,丁听说此议发自杨振鸿,于是将杨振鸿调往边城腾冲任巡防营第四营管带。杨振鸿去边防戍守,兵柄在握,远离省域,正好便于发动革命,遂欣然前往。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06年11月,杨振鸿到达腾冲。在腾冲期间,他用新式方法训练士兵,锐意整顿边防,团结滇西人士一起向英人争挽国权。秘密发展张文光、刘辅国加入同盟会,与干崖土司、同盟会员刀安仁联络,策划第二年6月举行起义。事未及行,敌人侦知。同时盏达发生群众围攻土署,腾总兵李宝书、关道关以镛令杨振鸿率兵进剿。杨认为进剿非但不能解决问题,且对英人有利,而以安抚的办法解决。李、关因不得遂其贪欲,而向新任云贵总督锡良密告中伤杨。锡良密电逮捕杨。杨接到昆明同志密电,连夜急下缅甸,转赴日本,复进振武学校。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08年4月,云南发生河口起义。杨振鸿、吕志伊等滇籍留日学生闻讯后在东京神田锦辉馆召开云南独立大会。杨振鸿被推为独立会干事,组织革命事业。尔后同盟会派遣杨振鸿、黄毓英、居正、张乃良等回滇支援河口起义。抵香港后,即闻河口起义已告失败。6月上旬,杨振鸿一行转到新加坡面见孙中山,报告前往滇西策划起义之事,提出滇西革命运动以腾冲、永昌为入手处的想法。孙中山极表赞同,在住宅为他们设宴饯行,汪精卫、胡汉民陪同。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8月中旬,黄毓英、何畏等人秘密进入腾永方面运动布置。杨振鸿与居正转道缅甸,侨居仰光创办《光华日报》鼓吹革命。仰光即成了杨振鸿策划腾永起义的中心。几年间,杨振鸿不避艰险,奔走于昆明、滇西和海外,仅他一人先后在昆明、腾冲、缅甸发展了数百人加入同盟会,其中有学生、知识分子、商人、华侨、士兵和农民。为云南民主革命运动播撒种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1月中旬,光绪皇帝与西太后相继死去,消息传到滇西,民心更加动摇。何畏写信给远在仰光的杨振鸿,告知永昌已组织三千多人的强健农民队伍,速来永昌指挥调遣,发动永昌起义。杨振鸿接信后,由仰光乘火车至腊戌,经昔董,出盏达,到干崖。绕道人迹罕至的鸟道,步履崎岖,夜行昼伏。12月19日到达怒江惠人桥头,已是点灯之时,桥门关闭,只好席地而睡,等第二天开通桥门后再过江东。当晚被蚊虫叮咬,感染瘴毒(疟疾)。20日早,过惠人桥后爬怒江东坡抵山乡里不嘎休整。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里不嘎修筑于怒江东岸山巅,小河流水,树木荫翳,气候凉爽,是商旅马帮歇脚的古驿站。乡民农耕足食,客栈业、饮食业锦上添花,是远近闻名的丰饶之乡。杨振鸿为革命一路风尘仆仆,在里不嘎能休息一日,虽是朝露昙花,但也有短暂的遁迹方外之感。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次日大早,杨振鸿一行由里不嘎出发,沿山脊下马街,进入蒲缥坝子。历尽艰辛,于1908年12月21日抵达蒲缥何家寨,在何子仁(何兴)家与何畏相见,共商永昌起义之策。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此时,因前期筹备起义风声外漏,清军正缉拿革命党人,参加起义的人员已四散而逃。因此何畏说:“此时已过,得力者皆不知去向,反无把握”。杨振鸿说:“事当极力进行,勿须多数人,可以破永昌。占领永昌后,召集乡民,编练军队,一支兵取大理,一支兵取腾越,一支兵出顺宁、云州,包括迤南一带,则云南省城,唾手可得。然后东出湘黔,戡定中原;北略川陕,直抵燕京,扫除帝制,复我民权,则生平之志遂矣。”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了方便指挥永昌起义,杨振鸿前进到离永昌城35里的丙辛街后的满林寨,住在李姓家中,等候何畏召集起义人员的消息。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何畏返回永昌城内,找到革命党人商议,决定召集三百余人,于12月25日晚,起义人员携武器到五里亭附近豆田内集合,待杨振鸿来会合后分头进攻永昌城。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5日下晚,何畏由永昌城内到满林寨将起义计划告诉杨振鸿。但杨振鸿已于黄昏时分携武器同数人由西山小路绕道至龙泉门,爬入太保山内。于森林中旋绕一周,均不见动静,到天将明时,仍由西山脚小路返回满林寨。而何畏在满林寨未见杨振鸿,急速返回县城,在南门和东门外遍寻,也未找到杨振鸿。起义队伍按时到约定位置等候,到天色将晓犹未见主将。而永昌城清军已调一个巡防营来,加强防守。因此,起义队伍只得急速解散。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6日早饭开吃时,闵学孝来满林寨李宅,面色惊惶地向杨振鸿报告:“锡制台已有密电与永昌府、腾越道,以重赏密捕革命党。今晚已有巡防队一哨到辛街,请你速走为上”。永昌起义是杨振鸿多年精心策划的,如今事败心急,加之积年过度劳累,所染瘴疾发作,刚返满林寨又闻清军追兵将至,遂气病交加,呕血不止。革命同志交替背负而走,踉跄至蒲缥何家寨何子仁家养病,不想病情日重,于1909年1月2日去世,时年仅35岁。临终前,仍念念不忘革命之事,立遗嘱给其他同志将革命工作继续推进,并说“我的革命工作交李印泉同志办理,并请你亲自抵省告诉他;缅甸、仰光方面同志,亦转达知之”。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殁后派人通知彭蓂、吴品芳、张金满,购得白布十件,连夜将其尸体缠裹,共同抬赴何家寨后山杨毓先之祖坟地,选择空坟一冢,仿回族安葬办法埋葬。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振鸿是云南为民主革命英勇奋斗牺牲的第一人。他虽然壮志未酬身先逝,但他播下的革命种子,很快开花结果。不到三年,他的战友、学生继承其遗志发动了滇西腾越起义和昆明重九起义,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明令追赠他为“左将军”;云南军督府将其遗体移葬在保山城西太保山上,并发布布告纪念旌表其不可磨灭的功绩,还铸造铜像立于昆明金碧公园内。保山人民永远怀念他在云南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业绩。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河口起义和永昌起义是同盟会在云南发动的两次武装暴动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却是云南民主革命日益高涨的标志,是辛亥云南光复的预演,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片由杨晓东提供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03.jpg

  责编:刘自明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jjj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