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科学家论坛: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 激励青少年逐梦科学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12月8日,由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科协主办的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在腾冲实验学校举行。活动以“弘扬科学精神 启迪智慧人生”为主题,为青少年搭建与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以高质量科普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励青少年勇于追逐科学梦想。
“什么是碳中和、什么是新材料,新材料对碳中和能起到什么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以《碳中和与新材料》为题,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实现碳中和的可能路径、新材料对碳中和的支撑作用、碳中和愿景四个方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碳中和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达成“六化”,新材料、新能源对碳中和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以及碳中和的广阔前景。
“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透明的社会,单个的数据没有意义,但是串联起来的数据可以产生巨大的信息价值。”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院士以《人工智能技术安全风险及对策建议》为题,从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人工智能概念与内涵、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及挑战、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的理念、应用及影响,并从人工智能数据安全、自身安全和应用安全等方面给出了专业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与CME理论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林隽,建立了迄今唯一的太阳爆发解析模型(Lin-Forbes模型)。他以《探索太阳的奥秘》为题,带领同学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太阳,太阳在哪里,太阳为什么会发光,以及如何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等一系列关于太阳的重要知识,点燃了同学们追求科学、探索太空的欲望。
我国首位“蛟龙”号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唐立梅博士,是中国首位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女科学家,拥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她主讲的《地球极端环境下的科学探索—从深海到南极》揭开了海洋的秘密,从人类对深海的探索,科学家在船上的生活和靠港的风景,以及对南极和北极的科学考察的经历等方面,激励同学们不断前进、探索未知,努力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是否存在地球以外的生命?”“您在科研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有什么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的小技巧?”在交流互动环节,校园变成了追星现场,同学们提问不断,院士、专家的回答讲述了科研故事,集合了科学智慧,传播了前沿理念。
期间,云南省优秀科普图书展、科学实验展演互动体验,及保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展等活动同步在校内举行。腾冲实验学校6600余名师生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参与活动。
作为腾冲科学家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单元,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讲座、科学实验展演等系列科普活动,推动高端科普资源融入学校教育,分享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和前沿理论,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拓宽他们的科技视野,鼓励他们树立科学梦想,勇于追求科学事业。[本报报道组]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