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梯云路上的坚韧与敬仰

发布时间: 12-09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看江顶寺。   蒋蕾 摄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刊特约撰稿人 赵仁贤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4年12月,受邀重走梯云路。时隔三年,当我再次站在梯云路的起点,心中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征服欲,取而代之的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敬仰。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梯云路,又名水石坎,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境内,是徐霞客从平坡村上到水寨坝子所经过的一段古道。古道长约4000米,多系人工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路径曲折,台阶拾级而上,宛如天梯,其惊险程度,从下坡的第一段“倒马坎”便可窥见一斑。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自幼出生在农村,上山下坝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自认为脚力虽赶不上先辈,但在当下同龄人中也应属佼佼者。第一次行走梯云路,我从平坡往上爬,出发时,心里满满的征服欲,不多久便心生悔意,乏力的腿脚、淋漓的汗水,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体能与意志。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达尾道桥。坐在尾道桥头稍作休息,抬头望未走完的路,道路变得更加陡峭崎岖,心中一阵寒颤。一直以来都想不通平坡村为何曾被称为“小北京”,以及徐霞客为何要称之为“入滇第一胜”。在“倒马坎”一步三停时,我彻底明白了——平坡作为渡江后的第一个驿站,在当年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四面八方商道的“归口处”,过往商队一队接着一队,昼夜不息,加之从平坡到水寨是整条古道中较为狭窄、曲折、艰险的一段,在如此险峻的路上“塞车”是寻常事,就像今天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流、货流就是最大的发展优势。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最终,耗费了三个多小时,疲惫的脚步终于停在梯云路的尽头。回头看远处的山峦和江水不舍昼夜,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马帮,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征服崇山峻岭,也让柔软的歌声在这坚硬的石阶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的身影,在这险峻的山路上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伟大。而徐霞客,那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用自己的脚步和笔触,记录下了这片土地的美丽与沧桑。不知道当年这位大旅行家站在梯云路上和我一样眺望时,充斥心间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还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虽然如今的梯云路已经多次修整,不再像过去那样险峻,但每一步依然充满挑战。砂石、泥土、水坑,每一个障碍都在考验着行人的耐心和毅力。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不断回想着那些曾经在这条路上奔波的人们。他们的故事,是这条路上最久远的回荡,激励着后来者,在每一次跌倒后都能以一种更加坚定的姿态站起来。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4-转曲-18.jpg

  责编:刘自明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