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梯云路随记

发布时间: 12-09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②:观棋盘石。   蒋 蕾 摄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刊特约撰稿人 张天理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水寨无水,则以水为名。追其根源,因村落所在大山生脊,云近天低,薄雾萦绕呈祥瑞之气,故而称“瑞寨”,后因地方语言“瑞”“水”同音之故,渐而演变成水寨。不管是“水”还是“瑞”,丝毫不影响它在历史中的分量,这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澜沧江西麓的梯云路足以见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更遥远的未来。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梯云路,足以说明水寨之“瑞”,人类踏出的自然杰作,一段九曲十八弯还未到尽头的荡气回肠。如果是一只雄鹰,即使扇弯了翅膀,也要全视一次“梯云”的壮美。行者无疆,幸有谢公屐,对于我来说,梯云路是一段新的旅途,对于路本身,我又是它多少年后的一个行者,路本无言,山河有意,年年如新,千千万万的人,足迹在这里不灭,一条南来北往的商旅必经之道。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时间的积淀,让梯云路充满了人文气息,水寨怎能不“瑞”?任岁月更迭,任物是人非,这一段“梯云”愈发古老,散发着它独有的韵味。在古老的面前,我既是蜉蝣一瞬,能够与之相逢,这一瞬又是多么永恒。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梯云路藏在叼崖轻壑之间,山溪一路狂渲滥泻,漫漫石道,天生顽劣。石头的生命足够长久,经年岁月难窥一斑,很难想象,那些深陷的马蹄印是怎样凿成的。是一匹马负重前行,无数次的前蹄与后蹄的咬合?还是一行行马帮蜿蜒攀岩,无数次出行与归途的足迹相烙?最终才得以呈现古道拾遗最美的图腾。或明或暗,或近或远,似一弯新月,照耀着游子离家与天涯旅途的方向;或大或小,或深或浅,亦如一张满弓,拉开了征途的驰骋。一个马蹄印,烙下了多少故事,多少岁月的伤疤被刻撰,起初是一个,后面越来越多。当年,徐霞客从兰津古渡来到这里,盛赞此处为“入滇第一胜”;当年,杨升庵来到这里,看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窥见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当年,李根源来到这里,“罗岷”石刻今犹在……多少人的当年成就了现在,放眼,青山依旧,几度夕阳。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马帮逶迤,铓锣声声,数不清的人背马驮消失在岁月时空里,遗留的故事让人诉说……四四方方的“回”字棋,承载了多少马帮“歇脚”,商客“打落”,享受“棋”乐无穷。只要一棋在手,彼此的博弈是一场高山流水遇知音。千年前一定是这样的场景,一个棋手等着另一个棋手,决乐于梯云之间,回家成为了长途最温馨的等待。剑麻(龙舌兰)开花,高耸入云,探望远方,剑叶林林,成为旅途者的信笺,他们以“剑齿”代笔,让所有的思念随心所欲,洋洋洒洒落笔成章。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下了“梯云”,即到平坡,平坡不平,只是相对于梯云路而言。自从有了梯云路,平坡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驿站,现在是一个村落,也难以掩去它原有的样子。这里的人一直有他们的使命,无论马帮远逝,还是故人今来,这里有不曾遗弃的寨门,这里有枯壁斑驳的“皇帝楼”,这里有一贯成玉的石子路……这里与水寨一起,一个“梯下”,一个“云上”,相互陪伴,让梯云路永远有存在的意义。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垂峰如挫,三桥飞虹天堑变通途,犹见滔滔澜沧江,兰关竦峙,路觉遥远,不觉已千年。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4-转曲-18.jpg

  责编:刘自明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