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咖”档案拾掇(边地风物)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科技馆内的咖啡。
云咖1号。
本刊特约撰稿人 杨弘倩 文/图
保山种植小粒咖啡的年代已无详细的历史记载可考,从现存的工商界人士的回忆、见闻记录可知,咖啡传入保山的年代可推为20世纪初。1886年后,大批的英、法、美、意大利、德国传教士进入滇西传教,在传播基督教、天主教,设立教堂的同时,将欧洲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植物带到传教地种植推广,咖啡也在此时开始在潞江峡谷零星种植。2005年,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咖啡专家考证发现,蒲缥进入罗明的山坡上还残存有少量直径在15至25厘米左右的咖啡树,而且每年都开花挂果,但产量都不高,却果实饱满,香度醇厚,这些大树型咖啡树树龄在100年左右,皆为阿拉比卡种(小粒种)咖啡。目前世界上有三大咖啡品种,分别是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和利比利卡,由于阿拉比卡种咖啡有丰富的芳香系统,咖啡因含量只占0.8%至1.5%,因此被用来做精品咖啡。阿拉比卡种咖啡的风味来源于其栽培环境,白天气温高、日照强,光合作用活跃的地区能使咖啡果形成大量的葡萄糖和其他好成分,晚上气温的急剧下降,减少了呼吸作用,能使咖啡香味更加浓郁而复杂,产生优质的酸味。阿拉比卡种咖啡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平均气温保持在15至25℃,海拔在1000至2000米,昼夜温差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充分发挥才是阿拉比卡种咖啡的最好种植地区。保山潞江坝处于北纬24°08’至25°51’之间,海拔在900至1450米之间,年均气温21.3℃,非常适宜阿拉比卡种咖啡的生长。
1951年12月,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种质资源专家张意与马锡晋在芒市遮放镇做社会调查期间,在滇缅土司庭院中发现阿拉比卡种咖啡,并将其引种至芒市试验分场进行播种育苗;随着试验分场搬迁至保山龙陵县四区潞江坝允茂乡独树寨(现为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莫卡村独树寨),这批咖啡种苗也一同被引入保山市潞江镇。在云南省科委、云南省农科院项目支持及热经所自立课题资助下,热经所开展实施了“小粒咖啡引种及试验示范”“小粒咖啡速生产栽培技术研究”“云南小粒咖啡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小粒咖啡新品种选育”及“咖啡优质、高产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等项目与课题,期间曾引进、保存和筛选了大量表现优良的阿拉比卡种咖啡。1995年12月至2005年8月,热经所与地处楚雄州元谋县的云南省热区经济作物资源圃合并,实行内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统一管理模式,原热经所改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保山试验站,合并统一管理期间,原热经所大量科技人员和行政管理领导调往元谋工作,保山试验站由于科技人员少,经费不足等原因,咖啡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开展较少、几乎中断且进展缓慢,前期收集保存的大量咖啡种质资源基本丧失,只保留了少量的种质资源在所内生产岗位地中使用,如铁皮卡和波旁混合群体、卡蒂莫PT等;2006年初,在院立课题“云南小粒种咖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评价利用研究”资助下,课题组成员从全省各地咖啡产区大田中收集和筛选了表现优良的咖啡种质资源,并从相关研究机构引入部分咖啡种质资源,重点保留了铁皮卡和波旁混合群体种质资源。铁皮卡是阿拉比卡的原生品种,具有橘系的轻淡酸味和柔和的香味;波旁是铁皮卡的突变种;波旁同样具有铁皮卡浓郁的香气和层次丰富的酸味,并在口感上更为温和滑润、酸醇适中。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科技人员对混合群体的植株进行单株采种、制种、播种、育苗和种植等全面系统的研究,并跟踪观察记录分析各Fx代的农艺性状,于2001年对铁皮卡和波旁混合群体进行分离纯化并记为F1代,2013年至2021年将F5代的种子分发至佐园公司潞江镇芒柳村和张贡山基地进行试种,并继续跟踪其F6和F7代的农艺性状表现;经多年多区域生产性比较试验,认为该品种种质资源的F6和F7代性状都稳定,品质较佳,符合育种目标要求,2021年科技人员将铁皮卡提纯复壮的F7代定名为“云咖RJS1号”,波旁提纯复壮的F7代定名为“云咖RJS2号”。2022年7月7日,这两个咖啡新种通过省内相关专家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咖啡从业者对“云咖1号”和“云咖2号”进行品鉴,杯测成绩均在85分以上,其中“云咖2号”更是以86.75分创下了迄今为止国产咖啡杯测的最高纪录。
瑰夏属铁皮卡咖啡家族的衍生品种,起源于20世纪三十年代埃塞俄比亚的瑰夏森林中,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巴拿马并在翡翠庄园等地种植。与传统浓郁醇厚的咖啡不同,瑰夏更像是一杯清新的“花果茶”,花香、茶香、柑橘、杏桃、蜂蜜等风味层出不穷,余韵还有回甘的绵长甜感,独特的口感和香气使其备受追捧。但瑰夏也是世界上最难种植的咖啡之一,对种植地区的气候、海拔和土壤条件要求很高,人工采摘的高成本和后续的处理都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010年,热经所科技人员从国外引进瑰夏混合群体植株意图在保山地区推广种植,彼时,咖啡的价格正处于世界性的低迷期,国内的咖啡市场尚未形成,愿意冒着赔本风险种植咖啡的人寥寥无几。科技人员找到了1988年就开始种植咖啡的番啟佐,邀请他把这些瑰夏种入佐园公司基地试种,这对别人来说的苦差事,番啟佐却如获至宝。他欣然接下了种植瑰夏这个硬活并潜心专研,种植过程中,番啟佐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种植咖啡的经验,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引山泉水灌溉,使用羊粪等有机农家肥,并针对咖啡的特殊属性,进行果树遮阴防晒,以生物防治取代农药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4年7月,瑰夏混合群体植株选育出的“云咖RJS3号”和“云咖RJS4号”通过省内相关专家鉴定,其中,“云咖RJS3号”在2024年南博会获云南首届精品咖啡庄园生豆大赛蜜处理组第一名,“云咖RJS4号”在2024年南博会获云南首届精品咖啡庄园生豆大赛水洗组第二名。不少业界人士预测,“云咖RJS3号”和“云咖RJS4号”的杯测成绩将刷新国产咖啡杯测的最高纪录。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