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中秋感怀 (情思)

发布时间: 09-14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UUU保山日报网

  □ 马新超UUU保山日报网

  因工作原因,我融入田野的时间少了,对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的感知便不再那么强烈,很多时候都是从父亲托人带进城来的瓜果蔬菜里感知到季节的变化,如春天的香椿、椿头苞、刷把菜、马鹿菜;夏天的苤菜、洋芋、甜龙竹笋;秋天的玉米、芋头、老南瓜;冬天的棕苞米、洋瓜根、大青菜。虽然都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但每次收到父亲精心挑拣的菜时,父亲那日益苍老的脸、佝偻的背、花白的鬓发和蹒跚的脚步,以及托人帮忙带东西时小心翼翼地眼神便浮现在眼前,眼眶不由得湿润起来。一想到这些,感觉内心波澜起伏,连呼吸都急促了起来。于是,趁着浅浅的夜色,索性决定到秋风习习的大街上走走。UUU保山日报网

  在龙山路与龙华路交叉口,一股桂香扑面而来,空气中带着丝丝甜味,感受到了秋的清淡和闲适的我,不由得驻足环视,寻找香味的源头。在喷泉环岛旁,几株桂花树驻守在街道的转角处,细细看去,若隐若现的花瓣,像怀春的少女,将自己隐藏在枝叶间,却又好奇地探出半个头来。于是,这桂花的香味里,便又有了相思情牵的味道。UUU保山日报网

  沿着龙山路继续往前走,花桥河畔人来人往,凌云桥、龙泰桥、揽月桥三座石拱桥并排伫立在街灯下,拱桥的斜面上,仍有不愿回家的小朋友在滑滑梯,乐不思蜀,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童年的快乐如此简单。不远处的体育广场上满是闲聊的、健身的、打歌的、跳广场舞的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中秋画卷。UUU保山日报网

  对于生活的小县城,平时都是开着车来去匆匆,什么地方新开了家店铺,哪里新打造了“口袋”公园,哪几条断头路被打通了等等,平时在材料里见得多,却没有很直观的感受。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只有慢下来观察和深入其中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市井烟火气、人文风情和独特魅力。UUU保山日报网

  正在这样想着的时候,耳畔传来了一阵动感的旋律,接着便是商家的营销广告。循声看去,只见货架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幼时家贫,对中秋节没有什么概念,更不知道中秋节有祭月亮、吃月饼的习俗。那时候,只对春节、清明节和七月半(中元节)印象深刻,现在想来,大概这些节日都跟团圆相关。春节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在荆竹坪老家,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春节,不管是迁居他乡的族人,还是千里之外的游子,都会赶在清明节前回乡祭祖,完成生者与逝者跨越时空的对话。七月半主要是将已逝的亲人接回家中,俗称“接亡”,一般是七月初一到初三“接亡”,七月十二、十三“送亡”,其间需要每天按饭点“献亡”。小时候对七月半充满了恐惧,甚至不敢一个人待在堂屋,仿佛屋子里坐满了逝去的亲人。如今,在历经诸多亲人的离世后,我会主动参与到祭祀活动中,仿佛祭祀的时候,逝去的亲人将会回到我们身边,或许这也是一种团圆。UUU保山日报网

  经过抗战纪念广场的时候,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从林立的碑石、传神的雕塑、长鸣的警示钟、含殇屹立的碉堡、修筑滇缅公路时遗留的石磙等边上缓缓走过,不禁感慨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由此想到了松山上那棵被称为“见证树”的小叶榕树,因为战争,它的树干布满了枪痕弹迹,却带着无法愈合的伤口顽强地活了下来。每一次走近这棵树,都被它身上这种不屈的精神所折服,也对活着有了一些感悟,曾经写过这样的句子——无法理解你骨子里的坚强/更读不透你对和平的向往/你说死亡见得多了,便只想着生/穷尽一切也要活下去。这样想着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虽然月亮还未圆满,却皎洁无暇,让月光下的小城宁静、温柔且祥和。UUU保山日报网

  回到办公室时,窗外的世界已是一片寂静,窗台上的秋石斛开得正盛,而我,又一次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UUU保山日报网

微信图片_20240909155211.jpg

  责编:刘自明UUU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UUU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