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要闻

古村吴邑,祠院深深紫薇红

发布时间: 09-09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666保山日报网

  吴邑村赵氏宗祠。666保山日报网

  吴邑村土主灵祠。666保山日报网

  □ 万菊芬666保山日报网

  几场秋雨之后,有一种热烈的红,似火燃烧,令人血脉偾张,这便是紫薇花红。666保山日报网

  在中国,紫薇树已经有几千年的栽种史,紫薇花不仅是富丽堂皇的“百日红”,更与艺术、宗教信仰、历史和文化有关,于是被普遍栽种于祠庙、宫观、学校等地方。文化之邦的腾冲,有很多逾百年的紫薇树,其中腾越镇吴邑村赵氏宗祠大门外的两株,格外引人注目。666保山日报网

  吴邑村是一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它坐落于古腾越八景之一的“十里翠屏”之下,南邻腾冲古十二景之一的“大洞温泉”,北有“球眸晚照”,西有“来凤晴岚”。此地是古代丝绸之路进入腾越的第一站,得中原文化传播之先,故该地人文蔚起,成为腾越文化之津梁,英才俊彦之渊薮。文化名家刘正龙先生赞曰:“胜景环拱,山青而气爽,水秀而人淳。”666保山日报网

  由县城经倪家堡、玉璧村,沿“十里翠屏”自北往南二三里,便抵达吴邑村文化活动广场。广场位于道路左侧高高的月台之上,远远地,便看到一堵逶迤的清水石墙和飞檐斗拱的古建筑群掩映在紫薇花飞霞流丹的诗境中。上至广场,但见右边有一雄伟的石坊碑记,碑记由刘正龙先生撰、刘硕勋老师书,标题为“吴邑——腾越文化之津梁”,上嵌对联曰:“杏坛名师三百载,文化津梁第一村。”此碑记,对吴邑村的历史文化及其对腾越教育、腾越文化的重要贡献做了精要介绍,盛赞其在腾越文化中堪称“津梁”的历史地位。刘硕勋老师刚柔并济、稳重大气的书法,与文字相得益彰,令人拍案叫绝。666保山日报网

  月台右分两台,广场前面,一株正值少年的紫薇树,从下级月台挺拔而起,高出上级月台栏杆丈许,繁花坠枝,红光摇曳,生机盎然。广场后面,并列矗立着土主灵祠和观音寺,可见残存的古建筑和重修之迹,一树茂盛的紫薇花正欲从土主灵祠院墙中探出头来,若隐若现。读碑记得知,此土主灵祠(俗称“土主庙”)建立最早,为腾境十三土主之首。大旅行家徐霞客过此,记之曰:“庙倚山而西向,前二柏巨甚。”如今土主庙经多次修缮,旧貌展新颜,而两棵巨柏,动乱年代惨遭砍伐,已无影踪。真是江山依旧,世事无常,令人唏嘘。666保山日报网

  广场南边的土墙碧瓦间,突现两株高大的紫薇树,躯干嶙峋,枝繁叶茂,花团沉甸,姹紫嫣红。那便是赵氏宗祠大门外的古紫薇树,迄今已经200余年。666保山日报网

  从广场顺着中央的石阶走下月台,至大路向前不到百米,抬眼可见吴邑赵氏宗族,与观音殿仅一墙之隔。宗祠也是建在月台之上,分上下三台,最高台的核心建筑与隔壁的寺庙在一个水平面上。可以看出,几栋建筑各自独立,又连成一体,应该是赵氏先人总体规划、精心设计的。两株历经岁月风霜的紫薇树,如护卫一般站立于大门左右。粗壮的躯干透肤露骨,盘曲的虬枝遮天蔽日,花朵硕大繁密,坠枝压檐,云蒸霞蔚,引来蜂围蝶阵,鸟啼莺啭。树下,红英染苔,铺满石阶石板,灿烂辉煌,庄严中透出沧桑之感,泛起古雅意趣。666保山日报网

  大门不是很阔,楸木板材,门头碧瓦飞甍,瓦楞上苔草青翠,落红静卧。大门上两个黑油铁门环,已是锈迹斑斑,似乎一叩门环,大门便“吱呀”一声,从里面影出一个赵氏古人来。他头戴儒巾,身着玉色襕衫,手持《西庄诗文集》,气质清雅,如一块璞玉。666保山日报网

  随着他的影子步入木门,拐左拾级而上,便到了最高最后面的平台上。此平台眼界开阔,向前眺望,袅袅炊烟之外,便是千亩良田,池塘翠竹,果园菜地,一派富庶秀美的田园风光。后面是中国传统合院式木结构建筑,由正屋和南北厢房构成。正屋门头木匾上书“孝悌忠信”四个大字,左右门廊门柱上均是名人书法对联。中堂门联曰:“宗承天水源流远,祠建吴山贻泽长。”堂中央置供桌,供奉赵氏祖先神位,上方顶梁上悬挂写有“礼义廉耻”四个大字之巨匾,厅柱对联云:“乃祖曾将半部论语治天下,后人当以千秋俎豆祭堂前。”666保山日报网

  古朴肃穆的祠堂墨香四溢,传达着赵氏后人对先祖的尊敬和怀念、对家族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宗族文化的传承。每一个慕名前来拜谒的文化人,大都熟悉赵氏先人中的英才俊彦,无不对他们创造的文化奇迹深深叹服。666保山日报网

  赵氏居民之祖先,明代落籍于此,明清两代,赵氏一门,人才辈出,共出现一知县、三举人、八贡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自明天启至清末300年间,赵氏历经10世,30余人考取功名,皆相继以执教授徒为业,此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现象。《腾越厅志》《民国腾冲县志稿》先后为赵氏6位名师立传,永载史册。赵可随,乾隆初岁贡生,主讲来凤书院,举人李承恩、张大成等俱出其门;“赵氏三雄”赵庆荪、赵文荪、赵诒荪,分别为乾隆和嘉庆年间举人,名噪一时。有联赞:“越邑文章归一姓,赵家兄弟数三雄。”赵文荪,掌教来凤书院数年,进士江舻,举人李含英、李含瑞、解宾玉皆出其门下。云贵总督伊里布赠联云:“礼乐诗书,栽下一州桃李;文章气节,贻为百代楷模。”赵诒荪,主讲来凤书院16年,杨东升、张金钺俱出其门。伊里布、胡启荣尊以师礼,著有《西庄诗文集》六卷,胡启荣尊称其诗为“腾越第一”;光绪年间,赵端仁掌教来凤书院数年,门徒张成濂、寸性安、赵端礼三人同时中举,轰动全滇;赵端礼,被腾越厅同知陈宗海聘为《腾越厅志》总纂,掌教来凤书院15年,门下名徒有民国政府总理、陆军上将李根源,举人寸辅清、革孚言、张映瀛、贺时雍、拔贡吴嘉禄等众。如今,李根源送给老师的牌匾“书香世泽”,一直被族人收藏,视为珍宝。666保山日报网

  当宗祠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时,堪称腾越文化津梁的赵氏先人们,已然淹没在历史的旷远里。但是,他们的文化之血,已汩汩流淌在一代代赵氏后人的身体里,流淌在璀璨的腾越文化里。他们的名字,在腾越文化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如同门外的紫薇花,在苍古中永远焕发着新的生机。666保山日报网

  古朴的建筑,幽邃的祠院,苍劲的紫薇,一边是历史沉淀的韵味,一边是生命昂扬的活力。它们相互掩映着,一起在时光的流逝中,粲然嫣然,吞吐大荒。666保山日报网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08.jpg

  责编:刘自明666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666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