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施甸

仁和五楼村:蒲草与老手艺结合留下“一席之地”

发布时间: 07-10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蒲草,在我的脑海中消失了许多年,然而,最近在施甸县仁和镇五楼村横沟自然村下乡途中,无意间又让我发现了它。在村庄宽敞明亮的水泥大道上,在席农的庭院里、大门口、房檐口下的青石阶上,到处铺满蒲草。颜色有青的,也有发黄、泛白的,这都是在太阳底下的时间长短不同所致。hhh保山日报网

  每至盛夏,勤劳淳朴的席农,把刚割回来的蒲草在空地均匀铺陈开来,接受阳光的洗礼,不至于让蒲草被捂黑、霉坏,影响了蒲草席子的美感。炎炎夏日下,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蒲草香,随着若隐若现的微风,一股股送入我的心脾,让我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许多。hhh保山日报网

  横沟自然村的蒲草种植在荷田中间,虽然已不成片,但是放眼四望,仍然依稀可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很多人都瞄准商机,去从事更能赚钱的营生,很少有人种草编席,而横沟却给这个快遗失的“老手艺”留得“一席之地”,成为全县少有的、相对具有规模的传统手工编织蒲草席的自然村。走近荷蒲相间的田园,让我不禁想起了《诗经·陈风·泽陂》中就有关于蒲草的描写:“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蒲草生机勃勃,荷叶碧翠盎然,我置身于田野间,陶醉在绿韵里。hhh保山日报网

  蒲草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属于香蒲科香蒲属。喜光照和温暖,生长不挑肥拣瘦,不择土壤。茎直立、粗壮,向上渐长渐细,条形,光滑无毛。肉穗花序可供观赏,也是造纸的好原料。但在广大的农村,主要是用其茎编织蒲草席,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蒲草,其实我并不陌生,老家的秧田里常常会有成片成片的蒲草,土地下户后,蒲草田被狭窄的弯弯曲曲的阡陌隔离开来,每家一小块。在那个自给自足的年代,蒲草都是农户必种的物种,与粮食共同承载着一家人的温饱。hhh保山日报网

  蒲草席纳凉,是夏季的首选。因蒲草如海绵体一般,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平滑性,蒲草席给人以舒适感,让人“冬暖夏凉”。蒲草席还因其天然材质而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青草香,这种香味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不仅有助于放松心情,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梦乡。hhh保山日报网

  编织草席的过程,我们通常叫做“打席子”,那是一个充满神奇、享受成就感的过程。虽然时隔多年,始终依稀记得,小时候与妈妈一起“打席子”的温馨。我们以草做纬、麻为经,在一个由两根立柱、上下横杠组成的方形草席架下,随着一声声“呯嘣、呯嘣”的声音,把一个个细雨蒙蒙的日子,编织成一张张凉爽舒适的席子。席草在席梭的牵引下穿过麻绳间的缝隙,我在妈妈的指引下喂着一根根席草,我的席草一到位,只听妈妈“呯嘣”一声,一根席草就稳稳当当被编入了行列。周而复始,默契配合,不多一会儿,一张草席,从单薄的一条条线,渐渐编织成一个面。草席被一点点推紧,由稀松到硬挺,最后将草席收边、修剪草梢,一张结实耐用的草席就大功告成。hhh保山日报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们睡上了又宽又大的席梦思床,我们垫在皮肤下的原生态的东西越来越少。横沟的蒲草席在本乡本土的市场越来越狭窄,只能由小商贩收购后卖给一些乡下的学生,或者出售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hhh保山日报网

  然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无论我走到哪里,我与土地总有着一种剪不断的联系。我除了外表和气质始终具备如蒲草席般土里土气的特质外,我也总希望我的文字,也始终钟情于泥土的芳香。(姜兴华 曾 熠)hhh保山日报网

微信图片_20240627095811.png

  责编:刘自明hhh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hhh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