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赵银珍: 让“蒲缥凉鸡米线”香飘万家

发布时间: 07-01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999保山日报网

 999保山日报网

  999保山日报网

 999保山日报网

  今年94岁的赵银珍老人999保山日报网

  999保山日报网

 999保山日报网

  本报记者 蒋建国 通讯员 吴美霖 刘王兴999保山日报网

  在隆阳区蒲缥镇集镇上,有这样一位耄耋之年却仍眼明心亮的老奶奶,每天早上她都会到店里帮厨,熟练地抓米线、撕凉鸡、放佐料……在与慕名而来的食客的谈笑风生间,一碗碗凉鸡米线已送到客人手中。她就是蒲缥特色小吃“蒲缥凉鸡米线”的传承人赵银珍。999保山日报网

  今年94岁的赵银珍是隆阳区潞江镇道街村马料铺自然村人,19岁时嫁到蒲缥街子成氏家里,由此成为蒲缥凉鸡米线近百年历史的见证人之一。999保山日报网

  据赵奶奶回忆,昔日的蒲缥古镇是商贸重镇,南来北往的马帮队伍将制作土榨米线的技艺传入蒲缥小站街、过街楼一带,但当时只有少数人家才有条件少量制作土榨米线,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吃得上,最早的蒲缥凉鸡米线便是采用土榨米线制作而成。999保山日报网

  蒲缥属于亚热带气候,炎热的夏季常常令人缺少食欲,蒲缥人便养成了爱吃凉食的习惯。当时的蒲缥作为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商贸发达,客商密集,用餐需求较大。改革开放后,细心的赵银珍敏锐地抓住商机,凭着父辈教授的技艺,重新开启传承凉鸡米线的旅程。她在蒲缥过街楼旁一间破旧的油毛毡房里,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一张案板、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便是她经营凉鸡米线的栈房。999保山日报网

  刚开始营业时因为场地狭小,米线店也没有取名,故而凉鸡米线店的生意并不是很好。为了吸引更多的食客,赵银珍便从配方、佐料上开始想办法,经过反复试验,赵银珍终于熬制出了流传至今的独家秘方“老卤水”,这也成了后来赵银珍米线店生意火爆的秘诀。抓一碗用水煮过的软硬适中的凉米线,用老品种土鸡卤制,放上撕成鸡丝儿的“盖帽”,加入本地麸醋、黄豆酱油,搭配辣椒油、芫荽、芝麻、生蒜等佐料,最后盛入一勺高汤、两勺灵魂“老卤水”,拌匀后挑一筷子放进嘴里,口感温润、绵绵余香、爽滑开胃,令人回味无穷。999保山日报网

  因为这一勺“老卤水”,越来越多的食客光顾,赵银珍不得不扩大店面,由原来的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变成两桌、三桌……渐渐地,赵银珍的米线店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食馆,为了方便客人寻找,取名为“老成食馆”,也有人唤作“崇文食馆”。999保山日报网

  赵银珍老人回忆说,1983年,朱家璧将军从昆明回家乡龙陵探亲,途经蒲缥时在“老成食馆”就餐,叮嘱把菜做得简单一点。赵银珍做了几个简单的小菜,但少不了那一碗“老卤水”凉鸡米线,当时朱家璧老先生吃后也是赞不绝口。后来,赵银珍的食馆还接待过中央民族歌舞团,客人都夸赞她的凉鸡米线味道好。说起这些往事,赵银珍老人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增添了些许满足的笑容,因为自己的手艺受到赞扬,她自信地说:“我做凉鸡米线有40多个年头了,在保山说起凉鸡米线,那必定要提到蒲缥的凉鸡米线。”999保山日报网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赵银珍的店面也在不断扩大,位置也从过街楼搬到了现在的施蒲联络线道路旁。赵银珍将40多年的凉鸡米线制作技艺传到了儿媳王鹂手中,让这碗“老卤水”凉鸡米线的技艺传承下去。搬迁后的食馆取名“久而久食馆”,寓意长长久久。虽然赵银珍的接力棒已传到了儿媳手中,但如今来到食馆依然能看到她闲不下来的身影,或在门口迎接、招呼客人,或在厨房帮着捡菜,或在后厨拌着米线。999保山日报网

  时代变了,生活变了,来往食客也变了,但赵银珍老人历经40多年传承下来的那碗“老卤水”凉鸡米线的味道却始终没有变。正是有了像赵银珍老人这样的一群手艺人坚守初心、默默耕耘,才让凉鸡米线成为蒲缥特色小吃的当家“花旦”,历久弥新,四季飘香。999保山日报网

  999保山日报网

微信图片_20240627095904.png

 999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999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999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