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流淌在小河上的记忆(陈年旧事)

发布时间: 2024-06-17 08:52:17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小河村靠山近水,自然条件不赖。一条清凌凌的小河穿寨流淌,临河建有不少碾子房和磨房,其间,还有一座造型很特别的水碓房。nnn保山日报网

  这些凝聚着乡间智慧的土设备曾在电业不发达,甚至刀耕火种的遥远时代,一直承载着山里人家加工谷物的重任,且盛极一时。各作坊的碾子、水磨、水碓分工有序,各司其职,弯弯曲曲的小河构成天然的五线谱上,跳跃着欢快的音符,在山水田园间奏响一曲曲古老动人的乐章。nnn保山日报网

  小河上架设的水碾子和水磨工作原理都差不多,都是由流水的冲击力催动底部的木制水伞飞转,力传递让伞柄轴心带动碾子长臂或石磨旋转,继而完成对谷物的反复碾压或研磨作业。水碓却有点与众不同,和日常农村家庭里配置的纯人力启动的土脚碓相比,水碓算得上是颇有点先进的半自动机械装置,由此,备受乡下人垂青。nnn保山日报网

  小河上的碾子、水磨、水碓各司其职,一路走来,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曾经轰轰烈烈,洪声大嗓胜任乡下加工主唱的它们渐渐被边缘化,被淘汰,最终赋闲起来,退隐成考古的对象和时代的见证者。年复一年,风吹日晒导致糟腐破败不堪,黯然颓废在岁月的阴暗角落里,其遭遇有点令人伤怀。如今,只有寨子头麻阿奶家的水碓房,还一直保存完好,继续被零星使用着。有人说,那是麻阿奶的嫁妆,也是她一生最珍贵的记忆。nnn保山日报网

  五十多年前,正值妙龄的小九妹从棋盘石娘家,嫁给了小河村的傈僳族小伙麻江。nnn保山日报网

  此后,小九妹就在小河村安心扎根下来。丈夫麻江话不多,勤恳扎实,对她很好。公婆厚道淳朴,一家人男耕女织,克勤克俭,小日子过得和和睦睦,有滋有味。小九妹的娘家人也经常来往走动,他们每次来到小河村,都习惯性去看看水碓房,检查一下里边的设备是否需要修缮,屋子上下的装围材料是否需要填补更新。他们似乎都在心里觉得,关心水碓房,就是在呵护小九妹成家立业后的幸福和安宁。当一次次看到水碓房被维护得井井有条,他们就觉得很踏实,大家都明白,诚信可靠的麻江不仅悉心照顾好了他们的小九妹,也在一直用心照看着水碓房。nnn保山日报网

  寨子里的人都说,水碓舂的稻米很香,有营养。小九妹在家里就听爷爷奶奶时常念叨,慢工出细活,用水碓慢悠悠舂出来的谷米营养成分保存得完好,吃了又香甜,又长身体。难怪亲人们要在自己出嫁之期,给自己及时建盖水碓房了,这里边可是渗透着满满的爱和祝福!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河村里虽有不少的碾子和水磨,再后来还有了电动设备,然而村民还是喜欢来小九妹家的水碓房里加工谷物,特别是上了点年纪的老人,他们更乐意来水碓房舂米,不仅仅是因为贤惠大方的小九妹分文不取,老人们主要是想在悠悠然的舂稻时光里,尽情享受一个沧桑怀旧而又轻松曼妙的过程。nnn保山日报网

  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小九妹也由青春貌美的窈窕淑女变成麻大婶,麻阿奶,如今她儿孙满堂,最小的孙子也上了大学。那些上了年纪的亲人们一个个离她而去,就连当年为她建盖水碓房的兄长表亲们也所剩无几,留下来的都成了耄耋老人。现在,村里老人们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拄着根竹拐杖,慢慢地走到水碓房去,坐在旁边的大石板上,和水碓房说说话,倾听水碓舂谷物时发出的声音,那熟悉的声音,亲切,暖心,动情,像是远方的亲人们在缠绵悠长地呼唤!本刊特约撰稿人 柴嘉张nnn保山日报网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08.jpg

  责编:刘自明nnn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nnn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