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变身共享菜园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菜花刚刚收割了,现在种下的是苞谷。”端午前夕,在隆阳区青华街道沈官社区的共享菜园里,沈官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杨德美指着刚刚冒出芽苗的苞谷地对记者说,在这里,去年3月份以来,100多位沈官社区居民拥有了一块小菜园,种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小天地。
沈官社区位于高速公路东侧,居民大多为搬迁农户。社区周边有一块狭长的闲置土地。很长一段时间,这块闲置土地被当作倾倒、堆放杂物的场地,影响了社区的环境卫生,也影响到周边群众的生活品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负有属地管理责任的沈官社区每年要为此出钱出力,花费不少时间精力。
本着为民解忧做实事的目的,沈官社区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决定对41亩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打造共享菜园。经过清理、回填、平整,闲置土地恢复了耕种条件,被分隔成108块租给有种植意愿的群众。
对于困难党员和低保户,社区还实行免费租种的惠民措施,43户居民获得了免费种植的机会。“我家除了蔬菜自给自足外,每年还能获得1000多元的收入。”67岁的低保户赵明祥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在面积方正、大块的共享菜地里,居民们种了苞谷、菜花等品种,一些边角地上则种了辣椒、茄子、韭菜等时鲜小菜。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正志告诉记者,社区大部分居民都是失地农民,租种共享菜园的大多是居家留守的中老年人,年纪最大的有70岁。据了解,居民种植的蔬菜大多是自产自销或是送给亲戚朋友,多余的会卖给社区居民或是由社区的生态超市收购。
共享菜园的开辟,让荒地变成菜地,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还解决了社区环境治理的大问题,同时为居民找到了寄托“乡愁”的一方天地。本报记者 傅华平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