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坝镇“三问于民”实现乡村“三个转变”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今年以来,昌宁县大田坝镇充分发挥群众在城乡绿化美化行动中的主体作用,以“三问于民”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擦亮人居环境“底色”,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问需于民,实现村容村貌的转变。大田坝镇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干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等逐户走访,广泛听取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达到思想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组织召开群众会议,让村民小组群众围绕绿美村庄创建内容,积极建言献策,最后按照群众意愿整治村庄。各村群众自发筹资捐物出力,党群齐心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了“支部带动、党员先动、群众联动、帮扶促动”的良好工作格局。随着环境整治、村庄清扫、墙体文化等工作的持续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原来的“脏、乱、差”变得“美、亮、新”,逐渐向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转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问计于民,实现工作状态的转变。大田坝镇党员干部使用村组微信群和“大喇叭”,多角度、多方位地宣传政策规定,引导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同时,转变工作方式,凝聚乡贤、致富带头人等力量,让他们率先垂范激发群众动力,引导村民从“袖手观”到“动手干”,各村民小组群众主动投工投劳,在村旁、路旁等公共场所修建竹篱笆、搭建花台、建盖亭子,共同绿化美化村庄公共区域环境,村民逐渐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各村(社区)党总支以“一村一品”共建绿美大田坝行动为抓手,围绕人居环境主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创建示范点;该镇党委以基层党建现场推进会的方式,组织各村干部及部分村民小组长对各村(社区)示范点进行评比,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全力打造亮丽整洁的乡村环境。上半年,全镇6个村已有9个村民小组310户1437名群众参与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下半年,在示范村民小组的示范带动下,8个村民小组自发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提升。
问效于民,实现资金模式的转变。大田坝镇通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引领作用,鼓舞士气激励先进,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在党组织引领下,全镇9个村民小组310户1437名群众投工投劳,义务修建花台,绘画墙体,种植花卉,亮化道路,实现从政府投钱向群众筹资的资金模式的转变。目前,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0万元,义务工4000余人次,共编制竹篱笆近30公里,修建花台2000平方米、凉亭3座,种植绿化树400余株,绘画墙体20余面,手工制作各类竹篾编200余件。同时,聚焦“标本兼治、常态开展”的目标,各村民小组充分发挥“党建+”网格化治理作用,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党支部+党员网格长+群众”构建“党群齐心共治”模式,划分党员卫生治理包抓责任区,精准划片,责任到人,包干到底。将环境卫生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奖惩并举,开展“最美庭院”“流动红旗”“红黑榜”等评选活动,建立人居环境考评机制,激励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文明意识、生态意识。通过党组织引领,带领群众开展环境大整治、大扫除、大清理行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何 璇]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