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绿美保山”建设取得新成就
本报讯 11月21日,我市举行“城乡绿化美化专场”新闻发布会,就建设“绿美保山”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按照城市生态化的思路,坚持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持续开展城乡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污染防治、城市更新等工作,不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罗俊超介绍,今年是城乡绿化美化启动实施之年,目前已基本完成5个绿美乡镇、18个绿美乡村的年度建设任务;完成绿美国、省道130公里,完成率达100%;绿美农村公路645公里,完成率达78%;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71.7平方公里;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进校园、进课堂;打造特色主题的旅游景区,目前30多家景区通过绿美景区初步评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春林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4153.8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93%;绿地面积达3612.3公顷,绿地率达38.21%;公园绿地面积达1001.1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07平方米。实现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其中:腾冲市、昌宁县获“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称号;保山中心城市、施甸县、龙陵县获“云南省园林城市(县城)”称号。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2024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化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奉波介绍,近年来,全市林业和草原部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保山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83%,森林蓄积量1.24亿立方米,区域内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2021年,林草产业不断壮大,累计发展水果、各类经济林果近680万亩,年产量达55.9146万吨;实施木本油料提质增效22.5万亩,经济林低效林改造36.5万亩,全市实现林草业总产值197.86亿元。[鲁航君 杨 茜]
数字化建设为保山高质量发展赋能
本报讯 11月21日,我市举行“数字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就建设“数字保山”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高位统筹谋划,强化政策保障,加强项目支撑,加快“数字保山”建设,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数字化发展成为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钟志介绍,近年来,保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基本单位达到1561 户,通威、隆基、路华电子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8户。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264 亿元,同比增长154亿元,增幅达 139.4%。截至目前,保山已获得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云南省大数据库及政务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试点城市等多项殊荣。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詹绍波介绍,近年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高水平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全市宽带网络线路总长度达12.37万公里,互联网接入用户数达81万户,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3400Gbps,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效,电信普遍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全市5G信号覆盖基本成形,千兆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边境小康村4G/5G网络实现全覆盖,旅游景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发展工信领域数据安全体系,着力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全力探索发展智慧口岸自动驾驶项目。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杨新植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了大数据发展规划,建成了600多平方米的“数字保山展厅”;基础设施得到了夯实,千兆光网和5G网络稳步推进,国际数据产业园建成“T3+”数据机房能提供近 6000个机柜的承载能力,搭建完成了“保山云”平台和部署了云南省第一朵国产云;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完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杨 茜 鲁航君]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