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干部”老管家施绍斌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在保山公路局,时常能看到一位身着橘红色马甲、骑二轮摩托车、戴劳保手套、脸上挂着朴实微笑的大叔,他叫施绍斌,是保山公路局工会干事,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
施绍斌今年58岁,曾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临近退休,他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坚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选择投身到网格单位责任区,投入到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工作一线,一干就是三年多,论精气神绝对不输年轻人。
立足本职 技能竞赛获佳绩
作为保山公路局工会干事,施绍斌自觉承担起工会杂难繁重的工作,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工作日常和所感所获。
在全省交通系统每年组织开展的公路养护技能竞赛和“四新”“五小”活动中,施绍斌身先士卒,全程参与保山公路局竞赛活动工作落实,从现场布置到后勤保障,从赛事规则制定到赛场纪律维护,他都亲力亲为,积极与单位领导、业务部门、下属分局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耕耘才有收获,保山公路局“四新”“五小”活动项目多次获得省级表彰。
2021年10月,施绍斌带领保山公路局代表队参加云南省筑路机械操作工专业技能大赛斩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项目第一名“双桂冠”。在取得优异成绩后,他仍毫不懈怠,在笔记本上认真分析借鉴对手单位的优秀技能,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今后公路养护技能竞赛活动打牢基础。
多年来,施绍斌多次带领职工参加保山市交通运输系统篮球联谊赛以及省公路局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比赛,在体育技能竞赛上,保山公路局并非强项,尽管如此,他顶着巨大压力,遴选参赛选手,鼓励选手们刻苦训练,在专业教练和后勤保障角色间来回切换。
就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干劲,施绍斌带着参赛队伍,在激烈的赛场上一次次刷新成绩,争夺荣誉,在丰富同事们业余生活的同时,还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增强了保山公路局体育技能。
心系群众 扎根社区办实事
2019年,保山公路局与兰城街道湾子社区实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网格单位责任挂钩。为积极配合社区的创卫、创文工作,保山公路局安排老施作为联络员,协助社区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卫生维护、监管和宣传等工作。
组织有号令,党员见行动。从接到任务之日起,施绍斌每天骑着摩托车,车上绑着大扫帚、垃圾桶、小喇叭和特大号的保温水壶等工具,忙碌于清垃圾、搞宣传、入户走访、动员社区群众开展爱卫护卫、环境整治等,穿梭在背街小巷。
无数个清晨,社区居民还沉浸在睡梦中,而施绍斌早已开始了他的工作,清理污水沟、道路垃圾,胶皮桶盛着淤泥自河岸到路埂往返了一次又一次,小喇叭将创文创卫工作要点播报了一遍又一遍。一段时间下来,施绍斌成了社区家喻户晓的“摩托干部”,每次碰上了,群众都会热情地喊他一声“老施”。
在社区挂钩的几年间,施绍斌成功劝返8名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的人员,并苦口婆心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他常说,“踏进社区,我就是社区的一员,维护社区的卫生环境我责无旁贷。”
2021年,湾子社区居民汪祖寿家的农田闲置多年,杂草丛生,影响了社区环境。施绍斌向单位做了汇报,组织保山公路局机关党员深入社区,帮助汪祖寿在田间种植庄稼。
后来,施绍斌多次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自备小型抽水泵、油料、水管等工具到汪家田里灌水。缺水问题解决了,他还是不放心,又抽空到田里查看庄稼长势,并两次自备农药和喷雾器进行病虫害防治。
功夫不负有心人,荒芜闲置的农田变身成了丰收的庄稼地,环境也大大改善了。汪袓寿说:感谢保山公路局有一名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党员!
从事创文创卫工作3年多来,施绍斌对入户调查、化解矛盾、帮助老弱病残、维持社会治安等社区日常工作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样样干得有声有色。
周末、下班后一有空闲就来到居民家中、社区公共活动场所或小卖部前,和社区居民话家常、相互交流。期间,施绍斌参与社区家庭邻里矛盾调解12起,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80多人次。就这样,施绍斌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党的理论、社区发展政策、文明和谐家庭等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润物无声地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
在施绍斌的协调带领下,保山公路局网格责任区创文创卫工作稳步推进,获得湾子社区的充分肯定。2022年初,湾子社区向保山公路局发来了感谢信,信中写道:“施绍斌同志时刻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尽心尽力驻守社区,为我社区巡查辖区范围、值守红绿灯路口、宣传发动和引导群众做出了贡献。”
乐于助人 当好职工贴心人
“施管家,我家后天嫁女儿办酒席,又要麻烦你来现场帮忙招呼着些了”……没错,施绍斌还有一个被同事喊了很多年的称呼——施管家。这是因为但凡单位同事家里有个婚丧嫁娶的事儿,他都热心地帮助。
物资采买、宾客接待,他总是跑前跑后、忙进忙出、尽职尽责,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遇到应付不了的事,大家都很乐意找“施管家”处理。
单位职工住宅区谁家电路出故障了,招呼一声,他会热心地找来工具帮忙检修;为提升单位整体环境质量,他经常上职工住宅区业主家中普及规范停车事宜;单位晚辈有问题请教,他从来不摆架子,保证事无巨细地告知;同事需要统计报送社区创文创卫工作资料,他从来不推脱,确定好资料内容后积极主动与社区进行对接,有时甚至来回好几趟,从来不耽误同事的工作进度……
旧的故事不断传颂,新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些故事,将激励着每一名党员、每一个公路人奋发向上,开出初心的花,结出使命的果。
张 娅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