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昌宁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验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11 09:13:25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昌宁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健全,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为成功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及法治保障,成效明显。ZZZ保山日报网

  一、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ZZZ保山日报网

  近年来,昌宁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强化领导,各级各部门立足自身职能职责,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为抓手,扎实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突出“七个坚持”,切实履职尽责,着力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建工作走深走实。ZZZ保山日报网

  (一)坚持排查为要,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ZZZ保山日报网

  13个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坚持“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原则,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持续巩固深化昌宁县落实“枫桥经验”本地化成果。全面推行“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四步法”,将矛盾纠纷预防到末梢,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调解在源头,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重要时间节点及“两会”等敏感时期加大排查力度,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2022年上半年,全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累计排查和受理案件618件,调解成功案件618件,调解成功率达100%。ZZZ保山日报网

  (二)坚持稳控为要,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工作ZZZ保山日报网

  一方面,健全完善帮教管控机制,实行一人一档,严格落实回访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形成全方位的帮教管理。截至2022年6月末,全县共有刑释解矫人员1199人,其中年内接收177人。将帮教对象划分为重点帮教对象和一般帮教对象,进行分类帮教,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刑释解矫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就业率达到95%。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视频探视,将帮教工作延伸进高墙。2022年,全县服刑人员亲属申请探视帮教127人,探视成功92人,探视失败6人,监狱正在审核20人,拒绝探视9人。通过亲属、监护人点对点对服刑人员进行远程亲情帮教,使服刑人员安心改造,尽早回归社会。另一方面,通过“七抓七促”措施,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教育,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点时段严格管理。建立社区矫正分析研判制度,2022年,召开社区矫正分析研判会议6场次。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483人,其中,年内接收91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2290人,其中,年内解矫123人,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93人。昌宁县社区矫正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废改立”,共新制定和修改完善16项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按照“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汇总、一月一研判”的工作原则,共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71人95条,有效预防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3人,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3件3人。2022年,县司法局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和省司法厅派驻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队对全县社区矫正执法情况开展巡查3次,通过集中点验、听取汇报、查看档案、抽查询问等方式,及时发现在社区矫正和刑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当面下达整改意见建议,全面整改消除了一批社区矫正执法不严、监督管理不到位、档案文书不规范等风险隐患,实现了执法、检察和监督同步开展、无缝对接的高效执法模式。对巡查发现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2022年,共对1名拒不服从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提请撤销缓刑;训诫9人,警告8人,使用“在矫通”微信小程序监控159人,起到了很好的刑罚威慑效果,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ZZZ保山日报网

  (三)坚持保障为要,建设市域法治保障体系ZZZ保山日报网

  不断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必修课。严格落实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全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组织开展法治培训,推进干部队伍法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面理顺和压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主体责任,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用身边典型案例教育居民群众,增强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建强法治文化阵地,夯实法治文化基础,完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和13个乡镇实践所、20个试点村(社区)实践站授牌工作,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8个,实现124个行政村全覆盖。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80%。切实发挥基层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办理等职能作用,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24个,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2022年,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86件,其中民事案件(含非诉讼)67件、刑事案件19件、提供各类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办理的援助案件按要求录入“云南省智慧法援平台”,实现了案件线上线下同步管理。ZZZ保山日报网

  (四)坚持评价为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创建ZZZ保山日报网

  通过开展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深入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1年,1个国家级、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顺利通过复核。2022年,鸡飞镇干塘村、温泉镇松山村和翁堵镇明山村3个村申报获准第五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按照“每个村民小组至少推选1-2户‘法治中心户’”的原则,全方面推选出法治中心户、法律明白人2863户(人),参与法治宣传,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推进“法律六+N进”活动。2022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发放宣传教育资料7万余份,受教育干部群众12万余人。实施县级法治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并建成投入使用。通过建设基层法治文化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良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ZZZ保山日报网

  (五)坚持服务为要,实现村级法律顾问保障ZZZ保山日报网

  一是全面完成律师法律顾问与村(社区)签约聘任工作。ZZZ保山日报网

  根据全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由云南金曦、云南金曦(昌宁)、云南泊岸和云南昌源4个律师事务所30名律师分别担任昌宁县13个乡镇124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县司法局对照顾问名册,积极与律师事务所,尤其是外地的律所沟通对接,依托乡镇基层司法所,联络律所与村(社区),积极推进律师与各村(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全县于2021年5月中旬全面完成“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合同签约聘任工作。此次法律顾问签约聘任涵盖全县13个乡(镇)124个村(社区),实现村(社区)律师法律顾问覆盖率100%。二是积极开展律师服务活动,切实发挥法律顾问职能作用。ZZZ保山日报网

  根据顾问合同约定,积极组织律师法律顾问深入村(社区),帮助做好《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审查,针对乡村振兴开发项目开展“法治体检”并出具法律意见48份,通过预约服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赡养抚养、务工讨薪等各类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的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讲法治课12场次,提供法律援助2人,同时还积极参与人民调解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三是克服困境、努力创造条件,补齐“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工作短板。在全县124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中,本地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行政村仅有48个,其余76个行政村的法律顾问均为外地律师,受距离遥远、沟通协调不够等客观因素制约,外地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昌宁县在律师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到法律顾问工作中来,切实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贴近基层、熟悉基层、服务基层的职能优势,作为律师法律顾问的有效补充,目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12个行政村。下步工作中,还将进一步提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顾问覆盖面。ZZZ保山日报网

  (六)坚持法治为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ZZZ保山日报网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按要求建立行政执法公示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事前公示、事中公示、事后公示。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的规章制度,及时更新现场基础执法设备,文字记录、音像记录、档案管理规范,促进全过程记录执法流程的规范开展。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审核机构明确、审核范围明晰、审核内容完备、审核责任清晰。强化执法监督管理,认真落实重点行政执法单位案件评查工作,定期清理行政许可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明事项,推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创新打造行政复议网上平台,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行政机关负责人均能出席听证和出庭应诉,出庭率达100%。全面梳理本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特别是涉及营商环境方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程序报备并主动公示公开。ZZZ保山日报网

  (七)坚持技术为要,着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ZZZ保山日报网

  一方面,投资4.2万元,购置了中控IFACE303指纹考勤机14台,实行社区矫正对象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指纹打卡、扫脸“双签到”。投资0.42万元购置电子定位腕带5只,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电子定位监管,投资5万元使用“在矫通”微信小程序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常态化日常监管,有效杜绝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或重新违法犯罪。另一方面,全县已建各类调委会144个,共有调解员2273名。2019年,参加人民调解无纸化试点工作的调委会共有35个,其中县级1个,乡(镇)级13个、村(社区)级21个,由县司法局统一承担所有无纸化办公试点的费用。2021年全县实现全覆盖。截至2022年6月末,全县调解成功并出具电子调解协议书597份。多措并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大力宣传推广“12348”热线、“12348云南法网”“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扩大群众知晓率和利用率。在法律援助中心、县政务服务大厅,以及珠街、翁堵、更戛、大田坝、鸡飞、卡斯等6个乡镇安装云岭法务通“法律服务机器人”,努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信息化进程。ZZZ保山日报网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ZZZ保山日报网

  (一)在城乡社区普法依法治理方面存在弱项,亟待完善ZZZ保山日报网

  近年来,昌宁县城乡社区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在工作思路、实施办法、突出重点上下功夫,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广,普法的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不强,普法的形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亮点经验和典型做法总结提炼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ZZZ保山日报网

  (二)在城乡社区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存在弱项,亟待完善ZZZ保山日报网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在城乡社区服务工作保障上不够到位,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目前全县13个乡镇、124个村(社区)虽已完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平台建设,但相应的人员、经费等保障不到位,昌宁县司法行政系统人员较少,专业性人员缺乏,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缺口较大,特别是基层司法所,几块牌子一套人马,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大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便民利民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二是法律援助工作成效不够明显,服务群众不够到位。法律援助是最能突显服务群众、司法为民特点的一项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宣传推广不到位,人民群众知晓率不高,援助办案人员紧缺,援助经费有限,基层两所未分离,援助经费使用风险较高等各种问题,导致目前法律援助工作没有很好的打开局面,没有切实发挥为民服务的职能作用。三是律师专业化水平不高,行业发展受限制,日常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监管有所欠缺。总体而言,昌宁县律师力量较为薄弱,主管部门对于律师及行业日常监管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律师队伍整体专业化素养不够,导致律师行业发展动力不足,律师服务水平不高。针对“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工作,部分律所和村(社区)对法律顾问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法律顾问聘任工作重视不够,主动参与顾问村(社区)法律事务不多,存在“聘而不用”“顾而不问”“一聘了之”等流于形式的问题。担任乡(镇)、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律师多为外地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因距离遥远等客观原因,部分律师与村(社区)沟通联系不多,参与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不到位。部分律师转所或工作调整导致部分村(社区)法律顾问出现空缺。四是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司法所尚未完全分离,基层法律服务难以依法依规、正常有序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人员、财务、职能应当与司法所分离,但目前昌宁县基层两所尚未完全分离,存在法律服务工作者人员紧缺、法律服务所难以正常执业、司法所工作刑罚执行风险较大等问题,导致在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五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的形式和渠道单一,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满意率不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效果不理想。ZZZ保山日报网

  (三)在城乡社区“三调联动”方面存在弱项,亟待完善ZZZ保山日报网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各方面、多层次的矛盾纠纷日益凸显,加大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力度,完善调解手段,成为目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都特别重视调解在处理矛盾纠纷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如何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衔接联动”(以下简称“三调联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昌宁县“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已建立,但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完善。ZZZ保山日报网

  一是部门联动配合不够,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存在着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缺乏配合联系,各自为阵;村级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群防群治没有较大的凝聚力,没有专职部门来牵头,至使工作缺乏交流、汇报和向心力;很多部门都认为矛盾纠纷应由司法所处理,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没有与时俱进,因地、因事制宜,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管理条件。如,2022年度累计排查和受理并调解成功的618件案件中,主要以职能部门牵头为主,乡镇没有专职部门来牵头开展工作。二是缺乏开展“三调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费。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存在劳动和报酬不相协调的问题,无法落实无固定收入人员的劳动报酬和综合治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多干少干一个样,特别是村民小组一级。另外,“以案定补”政策实施方案细化不够,存在与目前财经纪律要求不一致的情况,有一定风险隐患,影响了调解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如,2021年度以案定补经费直到2022年上半年才付清;而2022年上半年以案定补经费截至目前尚未到位。三是“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三调联动”工作机制虽然形成,但是少数部门、干部认识不足,工作能力不足,缺乏工作积极性,没有一套合理的制约办法开展纠纷排查,难以真正发挥机制作用。如,部分县级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形同虚设,部分单位甚至不清楚本单位还设有调委会。四是人员保障不到位。很多调解组织和机构的组成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很多地方屡见不鲜,很少有专人负责,业务骨干更缺,致使调解组织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如,乡镇级调委会一般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和工作人员、综治办工作人员组成,这些人往往身兼数职,调解工作只是其中一项工作,多数时间分身乏术。ZZZ保山日报网

  三、对策建议ZZZ保山日报网

  (一)加大城乡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力度,补齐法治宣传与依法治理短板ZZZ保山日报网

  一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普法办牵头协调作用,进一步压实乡镇、部门责任,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法治意识,增强普法的自觉性、主动性。继续将守法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考评指导标准,加强对考核评估结果的运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巩固“大普法”格局成果。二是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针对存在问题短板,做到立行立改,补齐短板、补强弱项。加强对普法工作的总结,选树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围绕“送法下乡”“送法进家庭”“法润群众”三大行动,切实抓好社会治安防范、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妇女儿童权益、生态文明建设、扫黑除恶、脱贫攻坚、平安建设、控辍保学、疫情防控等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全县上下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四是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对公共文化场所的利用,持续抓好“法律六+N进”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县在公园、车站、广场、社区等场所融入法治文化元素,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呈规模化建设。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利用率,以实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法律法规知识送到广大干部群众手中。ZZZ保山日报网

  (二)加大城乡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力度,补齐法律服务短板ZZZ保山日报网

  一是进一步抓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平台真正发挥作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打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性、一站式”的服务能够真正体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真正让老百姓只进一道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综合性法律服务。下步工作中,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将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建设相结合,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广泛开展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展板、手册等平台全方位进行宣传,扩大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知晓率。结合工作开展,适时组织开展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满足辖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切实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便民利民作用。二是持续推进法律援助“减证便民”行动,为特殊困难群体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切实方便群众。继续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管理,严格落实先审批后办理规定,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的跟踪问效,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继续加大对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坚决杜绝国家公职人员冒领、私分法律援助经费。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的职能职责,在乡镇同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学习宣传,让更多基层群众认识了解法律援助,进而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部门联动,加强与公检法等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单位(部门)沟通对接,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共商协作机制。让更多单位和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发挥法律援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促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化律师队伍建设,增强律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完善律师行业监管的制度规定,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对律师及律师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律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引导执业律师依法依规执业,绝不触碰道德和法律红线,杜绝律师违规执业的情况发生,树立律师行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形象。针对“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工作,继续强化组织领导,法律顾问变动或出现空缺的村(社区),及时督促引导律师按要求重新与村(社区)签订顾问合同,做好法律顾问的动态管理。主动作为,充当律师与乡(镇)、村(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切实发挥法律顾问职能作用,将律师法律顾问参与村(社区)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针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开展“法治体检”并提出法律意见作为村(社区)“两委”工作的重要程序,切实加强合法合规性审查。组织律师通过多种方式持续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法治宣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形式,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妥善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实现分离。进一步充实法律服务执业人员,促使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司法所尽快分离,在人、财、物上实现独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担责任的独立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以激发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内生动力,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法律服务专业人员配备,鼓励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建立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骨干队伍。加大法律服务人员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六是大力宣传推广。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广泛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和途径,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度,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心、重视、支持和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ZZZ保山日报网

  (三)加大城乡社区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力度,补齐“三调联动”短板ZZZ保山日报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三调联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政“一把手”是调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领导责任制,亲手指导协调和包案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定期听取“三调联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调解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将调解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进一步加强人、财、物等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力度,为“大调解”工作平台的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各行业、各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本行业、本部门必需的调解工作经费,落实专门办公场所和设施,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调解工作人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ZZZ保山日报网

  二是加强信息综合互通,形成工作网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矛盾纠纷调解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信息资料库、加强信息综合、通报工作情况,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横向、纵向信息共享,在全县形成上下贯通、工作互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要及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报县“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是健全层级管理机制。着力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解决民事纠纷,坚持平常拉网查、节庆期间重点查、敏感时期超前查、共性问题联合查,第一时间掌握社会矛盾动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三级三次调解法”,建立矛盾纠纷村民小组调处—村调委会调处—镇级调委会调处“三级调处机制”,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把矛盾纠纷消除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方面,乡镇级层面上,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赡养、婚姻、继承等一般民间纠纷,由乡镇调委会牵头,可由司法所接待调处;对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由乡镇综治办牵头,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及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依法调处;对时间长久、一时难以查明原因,且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矛盾纠纷,由镇综治办督促和协调有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及时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村(社区)级层面上,村(社区)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的纠纷,调解小组负责调处本小组内的一般性纠纷并提供小组情况。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点、线、面”三级防范调解机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四是健全源头治理机制。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工作,坚持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压实镇村组三级职责,推广“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四步法”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实行每月排查、汇总、分析、上报。推行末梢治理,构建集体治理体系;推行矛盾纠纷“3级3次调解法”,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推行“三三三”访调对接,常态化排查化解纠纷;推行“诉源治理”,高效快捷化解纠纷。通过推行“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四步法”,将矛盾纠纷预防到末梢,化解在基层,调解在源头,实现矛盾不上交,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到案结事了得闭环管理。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三调联动”工作需要的调解员队伍,要根据需要选(聘)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和行政调解员,并加强对调解员队伍管理,建立健全聘用、培训、考核、评估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调解员队伍调解纠纷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调解能力和水平。调解人员要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懂法律、热心调解工作,调解纠纷要耐心细致,做到公正、廉洁,不得徇私舞弊。六是加强经费保障。建议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将“三调联动”工作必需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选聘的调解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落实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顺利开展。七是健全法治教育机制。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则,结合普法宣传,深入开展送法进村寨活动,把群众的普法教育与化解矛盾纠纷结合起来,使大家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真正把化解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八是加强部门协作,严格考核奖惩。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并充分发挥作用。要把矛盾纠纷联动调解工作纳入对乡(镇)、单位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单位予以表彰;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乡(镇)、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因组织领导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主要领导和直接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对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件和事件的,要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马宏)ZZZ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ZZZ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