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共富 凝心聚力建设幸福家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保山样板”(三)

发布时间: 2022-07-06 09:22:53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落到实处。2020年,全市39.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4个贫困县(区)、4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出列,布朗族、佤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兑现了“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今天,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全市各级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实施“一平台、三机制”建设和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续写保山新时代赶超跨越新篇章。ttt保山日报网

  让幸福的村寨更加幸福ttt保山日报网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勉励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ttt保山日报网

  过去,司莫拉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有农户73户2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6户69人。现在的司莫拉,不仅走村串寨都是硬化路,而且家家都住“安居房”,户户环境“美如画”,寨子建成了国家3A级景区。ttt保山日报网

  2020年6月3日,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村民通过房屋土地入股,在村中布置不同的业态,如土陶体验、藤编体验、根雕制作等项目,自己既当解说员获得工资性收入,又当老板获取销售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村民罗爱艳原来在城里务工,从早忙到晚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有2500元,她回到村里做讲解员,每个月拿到的底薪就有2000元。“能在家里务工很好,早晚能照顾老人、小孩,感觉幸福又高兴。”目前的司莫拉,家家入合作社,户户兴产业,人人谋发展,集体与群众双增收、强村与富民双推进,“日子过得像大米粑粑一样甜”。ttt保山日报网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中寨村将广场上两个亭子分别命名为“感恩亭”“思源亭”,引导各族群众永远牢记党的恩情,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ttt保山日报网

  在保山境内,幸福的村寨不止司莫拉。ttt保山日报网

  位于隆阳区西北部的芒宽乡,地处高黎贡山山脉与怒江山脉的峡谷中,这里居住着彝族、傣族、傈僳族、苗族、白族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是全市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乡镇。ttt保山日报网

  芒宽乡西亚社区安置点的大多群众,曾散居在高黎贡山山麓腹地,村民住在杈杈房内,90%的家庭不通水电,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为零。“那时候孩子们经常因为天气原因不去上学,甚至辍学。”西亚社区村民回忆说。ttt保山日报网

  后来,市区两级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位于西亚社区芒歪组,规划用地面积约77亩,总建筑面积14667.80平方米,根据搬迁群众家庭人口结构及傈僳族传统民居风格设计建设10个户型,2018年建设安居房128套,共安置移民群众128户675人。ttt保山日报网

  为了让搬迁群众快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在上级有关部门关心指导下,西亚社区引进培训公司开展种植养殖、水电工、建筑工、手织品工艺、农家菜烹饪技能等培训,为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提供技能指导,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截至2021年底,西亚移民安置点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21户245人。ttt保山日报网

  如今,一幅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繁荣发展的秀丽图景正在怒江岸边徐徐展开……ttt保山日报网

  “我们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等日常小事入手,培养各族群众互敬互爱、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意识,在和谐共融的氛围中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大中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活越过越幸福的大中村,组建起自己的歌舞文艺队,以本土故事为素材,创作小品《布朗山寨换新貌》《入户》,共同唱响各民族感恩党、感恩祖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ttt保山日报网

  让美丽富饶的地方更加美丽富饶ttt保山日报网

  “富饶美丽的潞江坝,人人见了人人夸”,一首《富饶美丽的潞江坝》,唱出了几代潞江人的心声。在这块734.6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在这里的傣族、傈僳族、德昂族等各民族依托资源禀赋,紧紧抓住乡村振兴与隆阳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机遇,奋力打造滇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地,共同描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ttt保山日报网

  在白花村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农、商贩来来往往,一批批从周边运来的芒果经分拣、套膜、装箱、过磅后发往全国各地。“潞江坝特别适合芒果种植,这里生长的芒果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市场认可度高,前景好。”维康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锦春自豪地说。ttt保山日报网

  近年来,潞江坝借助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走出了一条由传统作物向热带经济作物转型的产业调整之路。该镇的白花村成立芒果专业合作社,形成以村为主线,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销售商为纽带,技术为支撑的区域特色芒果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镇芒果投产面积约6.4万亩,产量约9.6万吨,实现产值约3.84亿元。ttt保山日报网

  除芒果外,火龙果、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也远销海内外。怒江岸边,成片种植的火龙果一直沿江岸延伸,蔚为壮观。这是兴邦农业公司进驻潞江镇后,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了一整套土地高效节能滴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系统,带动了整个产业发展。ttt保山日报网

  与此同时,新产业方兴未艾,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蜚声中外的保山小粒咖啡,如今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潞江镇搭乘电商快车,稳固咖农增收机制,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全镇现有销售咖啡的电商26家,网上店铺60余个。ttt保山日报网

  保山小粒咖啡博物馆,既展示保山小粒咖啡的历史、文化,也让游客亲身体验咖啡从“豆子”到“杯子”的过程。目前已连续3年举办万亩咖啡园采摘、杯测、冲煮等比赛,不断扩大保山咖啡知名度,带动咖啡产业良性发展,为各民族增收致富扩大渠道,让美丽富饶的地方更加美丽富饶。ttt保山日报网

  让金字招牌更加闪亮ttt保山日报网

  昌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为茶叶生长和品质提供了优裕条件,所产茶叶具有生态健康、经久耐泡、内质鲜爽、香高持久、水浸出物丰富等特点,深受国内外爱茶人士的青睐,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百强县、中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基地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优质红茶示范县和全国十大魅力茶乡。ttt保山日报网

  昌宁人世代爱山乐水,种茶制茶,所产的“昌宁红”更是蜚声中外,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1958年,昌宁红茶厂成为生产“滇红”的核心企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昌宁红茶就已出口英国、波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昌宁红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保山市的一块金字招牌。ttt保山日报网

  目前,昌宁县共有18.4万人种茶涉茶,现有茶园面积31.34万亩,是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茶叶已经成为昌宁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增收,昌宁县依托昌宁红茶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的生态茶园管理模式,采取‘片区划分,专人负责’的方式,聘请生活困难的低收入群体为茶园管理人员和片区负责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昌宁红茶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招聘企业员工时,优先招聘低收入少数民族同胞,为他们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高自身价值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昌宁的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新动能,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深厚情谊也在一山一叶中熔铸升华。ttt保山日报网

  如今,茶叶不仅是昌宁县的重要产业,更是昌宁的窗口和桥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昌宁县把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不断推向城乡、家庭和社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传承、发扬、拓展也在一盏盏“琥珀金汤”中荡漾开来,进一步坚定了中华文化自信,提升了中华民族自豪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昌宁红茶”这块金字招牌也因此而变得更加闪亮。ttt保山日报网

  (石明宗 灿陵梅)ttt保山日报网

 ttt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