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施甸

姚关镇小红伞聚人气 小龙虾聚财富

发布时间: 2022-06-13 08:21:21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HHH保山日报网

 HHH保山日报网

  进入夏季,施甸县姚关镇蒜园社区的小龙虾产业生机勃勃。连片的养殖水面碧波荡漾,小龙虾经过春天的繁殖迎来了高产期,虾农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他们依托自家的养殖区域,在靠近公路的地方,撑起了小红伞,摆上了小龙虾,做起了“地摊”经济,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顾客慕名而来。HHH保山日报网

  绿水边,红伞下,大盆里,一只只小龙虾簇拥着,窸窸窣窣地相互打趣,擎着一对红彤彤的大钳子,肥硕的身躯肉感十足,流露着让人垂涎的鲜美。面对着往来挑选的顾客,蒜园社区居民蒋新情热情地宣传着小龙虾的品质:“我们姚关的小龙虾,市场独一份!肉多有质感,味鲜口又甜。人要瘦,虾要胖,吃起生活才完样。大虾一个有半两,30一斤肉最香;中虾也有三钱三,25一斤吃着爽;小虾好比大拇指,20一斤最划算。水美虾也肥,买上几斤尝一尝!”顾客们总能被她幽默的推销所逗乐,心甘情愿地挑上几斤。蒋新情不光推销自家的产品,还宣传姚关的产业,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龙虾宣传“形象大使”。她家是蒜园社区最早的小龙虾养殖户,早在2013年以前,她与丈夫就开始“第一个吃螃蟹”,在当地燃起了小龙虾养殖的星星之火。多年坚持摸索,她家总结出一套小龙虾养殖经验,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共同走出一条生态产业的致富路。随着团队的壮大,蒋新情也成为附近虾农的带货员,每天都会有虾农把虾交给她,通过她的人脉资源发往各地。现如今,她家虾田养殖面积保持在20亩。眼下正是产量高、销售好的旺季,她丈夫每天早晨到田里收虾回来,以个头大小进行大、中、小分拣,把顾客的订单分配好之后,蒋新情就会端着大盆小盆的虾,来到路边的小红伞下,开始一天的营业。HHH保山日报网

  蒜园社区位于半山半坝区域,气候适宜,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加上土质多为胶泥土,十分适合小龙虾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社区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从“一村一品”中找定位,在小龙虾的养殖上做文章,从农户手中流转出土地,再由公司(合作社)流转给家庭承包经营,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为老百姓构建“一片水田打造一份产业,一份产业成就一个家庭”的民生事业。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市场的模式,开辟了姚关小龙虾的生态前景。目前蒜园社区涌现出了30多户像蒋新情家一样的养殖能手,养殖面积达到了800多亩,他们通过公司(合作社)的平台,全家总动员,男的是养殖员、女的是售货员,以小龙虾带动家庭增收致富,借助“绿水、红伞、虾肥”的销售打出了响亮的生态名片。养殖户蒋正江说:“为了捍卫姚关小龙虾的生态品牌,我们所有的虾农都相互监督,不喂任何饲料,只喂黄豆和玉米。投食的时候我经常在抖音里开直播,满足广大虾粉的好奇心。结合小龙虾的生长习性,每天下午投食一次,第二天早晨起网收虾。”蒋正江家养虾面积有30多亩,每天不光要负责老顾客50斤左右的订单,还要拿出30斤左右保证小红伞下有货卖,每天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HHH保山日报网

  小龙虾作为浅水海鲜类,肉鲜不油腻,在提倡“少肉、少油”健康饮食习惯的今天,小龙虾有着传统肉类不可比拟的优势,不光为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也吸引了地方人气,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姚关,走进大大小小的农家饭店,开启舌尖上的“鲜虾季”。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小红伞下如集市一般,人来人往,销售火爆。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小龙虾销售可以持续到10月份以后,贯穿整个姚关旅游旺季,撑出一道乡村旅游的好风景。(张天理)HHH保山日报网

责编:姜维HHH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