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善作为 拼搏进取强担当——保山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访谈录(摘登)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陈艾兴:为腾冲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贡献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振奋人心,聆听报告后,我备受鼓舞。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保山市委对腾冲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为保山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为腾冲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贡献力量。
一是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全力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村落创建A级旅游景区步伐,确保和顺古镇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一批全国示范智慧旅游景区。高标准建设“大和顺”、司莫拉、界头等田园综合体,创建一批国家级金牌旅游村。加快建设高品质酒店、最美半山酒店,规划建设和顺、界头、东山等一批高等级民宿带和聚集区。
二是实施文旅融合工程。活化利用“名镇、名村、名街”及文博资源,打造滇西抗战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最美乡愁旅游带和茶文化康养旅游带,建设红色旅游、非遗体验、传统民俗等研学基地,以及和顺古镇、银杏村、黑鱼河等影视拍摄基地,出版“腾越文化”系列丛书,努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实施业态创新工程。培育推进新绿色神农汤屿、华侨城石墙温泉、团田石屿星河湾等温泉康养项目,培育文旅消费热点,打造全仁古街、文星楼等文旅消费街区。
四是实施宣传推广工程。全面实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品牌营销推广战略,深化全媒体营销和产品精准推送,将火山热海打造成世界超级IP,有序恢复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花海节等,持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游客满意度排名全省前列。实现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20%、30%以上。
下步工作中,我们文旅系统会迅速传达、学习、贯彻好人代会精神,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奋斗。
杨润民:常怀为民之心 做实为民之事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履职5年来,我时刻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依法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加各类人大代表会议和活动,聚焦民生改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认真收集整理填写议案和建议,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推动隆阳区杨柳乡经济社会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实施危房改造4661户,4个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抱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达5万元以上;1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2238户9543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3120户。殡葬改革有序推进,拆除活人墓619冢,建设公益性公墓5个。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引进保山市鱼和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隆阳区金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2家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肉牛、生猪养殖产业;鹏欣集团保山市隆阳区肉牛养殖项目落地杨柳,一期6700余头肉牛进场养殖。香料烟、烤烟等传统产业稳固发展,中药材、绿色果蔬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完成3万亩芒果退耕还林任务。
项目建设不断推进。依托财政涉农资金、两行、沪滇帮扶等项目实施村组道路、活动场所、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8400亩的土地提质增效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500亩。中型蓄水工程阿贡田水库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水库下游农村人畜生活供水、农田灌溉等问题。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持续开展,连续42个月无命案发生,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铸牢乡村组户4级联控、10户联防网格,累计接种新冠疫苗62387剂次。乡村联动,多措并举,困扰杨柳十余年的玛瑙山主矿区非法开采“难题”得到全面遏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了解、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一是持续改进履职方式,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己任,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审议表达、分析解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根本利益的维护者。二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振兴提速争先;聚力打造“三张牌”新亮点,抓好鹏欣肉牛养殖项目二期、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深入落实社会治理各项举措,不断开创平安建设新局面,为杨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李有旭: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两不误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基层党政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履职,不负人民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带领干部群众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两手抓、两不误。
2021年腾冲市猴桥镇财政总收入为4325万元,一般预算收入2381万元,财政总支出10165万元,完成税收收入2379万元。生产总值14.5亿元,同比增7.4%;农村经济总收入6.25亿元,同比增1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7元,同比增15%。
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疫情防控连战连捷。按照“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要求,第一时间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动员全镇、全民,全面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投入资金4296.34万元,建设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成物理拦阻设施47.777公里,安装电子监控系统108公里,抽调2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设置各类卡点154个,组建“十户联防”网格750个,三个抵边村实行封闭管理,全面筑牢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定人定车、一人一车,逢进必检,分段运输、闭环运输”的跨境运输要求,平稳有序推进香蕉等境外农产品和缅北生活物资运输,确保抗疫和民生两手抓两战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守住疫情“不输入、不外传、不反弹”的底线。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有效维护了边疆和谐稳定。
创新创造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活力迸发。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积极有序开展芒市—腾冲—猴桥铁路前期工作;强化协调沟通,全力助推密支那经济开发区、猴桥—甘拜地跨境经济合作区、腾冲猴桥保税物流园区、边民互市等项目建设。腾猴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见证千年丝路交通变迁,猴桥口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猴桥探索“交通+文旅+产品”的多元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张永标:当好一届代表 服务一方百姓
自当选保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来,我始终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义务,尽心为一方群众办实事,尽力助推政府中心工作。
积极建言献策,解决群众所需所盼。当选市人大代表后,在第一次全会上提交了《关于在保岫东路增设交通信号灯的建议》,市人大将其纳入重点督办的建议和意见,并在当年得到了解决。履职五年来,先后参加市人大组织的调研活动6次,组织驻河图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调研视察8次,提交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民生等代表建议和意见7件,所提建议和意见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
围绕中心工作,助推城市建设。河图街道地处保山中心城市东北部,是保山市“三个万亩”廊道工程的核心区,各个项目都在等着土地开发建设,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工作任务繁重。我与街道班子成员一起、分工包片,反复进村入户宣传政策、了解拆迁和失地群众的困难和所需所求,第一时间将问题和群众需求上报上级部门及时解决。五年来,先后带领拆迁(迁坟)工作组4组、完成房屋拆迁463户、迁坟520冡、土地流转2300多亩。所有任务均提前完成,及时交付土地。
强化社会治理,筑牢疫情防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带领干部群众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战斗在防疫第一线,与广大党员干部一起织牢防疫安全网,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今年,我再次当选保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深深地体会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今后的五年间,我将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履职在路上的姿态,更加坚定“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人民代表争取更大光荣。
李春秀:忠诚履行好肩上的多重职责
我既是保山市人大代表、摆榔乡人大代表,又是施甸县摆榔社区三组村民小组长,还是摆榔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多重的身份让我有了多重责任——
当好群众的“领路人”。作为村民小组长,老百姓信任我,我既是“冲锋员”,又是“联络员”,更是“服务员”。作为产业带头人,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带头种植烤烟80余亩,特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带动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就业800余人次,增加建档立卡户收入8万余元。带动本组5户农户发展烤烟种植,提高群众收入50余万元,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产业支撑。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作为一名乡派出所辅警,我认真做好户籍窗口工作,协助内勤民警完成好各类业务报表、户籍办理、信息反馈、宣传报道、工作总结、档案文件管理、各种台账登记以及日常上传下达等临时性工作。累计为全乡群众办理户籍600余份,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纠纷25起,配合乡党委积极推进依法治乡进程。
当好群众的“发声人”。作为人大代表以来,我积极反映群众诉求,提交基层民声。坚持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了解群众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关于群众反映较多的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我积极向上反映汇报,现在,摆榔社区以摆榔三组为试点示范带动全村乃至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激发了群众提升生活环境动力,切实改善了“脏、乱、差”的面貌。
当好群众的“团结人”。摆榔乡是一个彝族布朗族汉族混居的少数民族乡镇,因语言、生活习俗的差别,彼此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我就从少数民族爱打歌、唱山歌入手,经常组织村里爱好文艺的彝族、布朗族、汉族群众一起对歌、打歌,还组建文艺队在农闲时节到外乡演出,通过多种文艺活动的开展,各族群众在摆榔这片热土上唱在一起、舞在一起、乐在一起,各民族感情融洽,紧密地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了一起。
下一步,我将继续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诺言。
李宏娟:认认真真履职 勤勤恳恳为民
作为市人大代表既是荣誉又是责任。2022年1月,我再次当选为保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人大代表,我将充分发挥与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切实反映群众的愿望、为群众代言,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反映好,把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传达好、党的政策宣传好。
人民代表为人民。“为人民”三个字重如千钧。五年来,我以身示范做好致富带头人。努力学习生猪养殖、烤烟种植、果蔬种植等种养殖业技术,并与群众一起学习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大胆拓展思路带领乡亲创业增收。主动协调,多次与广东金义电子有限公司沟通、商谈,最终实现广东金义电子有限公司电子产品配件在施甸县木老元乡木老元村落地加工,带动多名群众就地就业。以此为基础,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和大力支持下,木老元村扶贫电子产品加工车间落成,带动了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为木老元乡的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据统计,在扶贫车间工作期间,共有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1万多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此外,我还在做好布朗文化传承人上下功夫。五年来,我致力于传承弘扬布朗文化。组建了下木老元打歌队,在婚姻嫁娶闲暇之际,用打歌跳舞的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积极与乡内乡外布朗族文化传承人探讨文化传承的鲜活形式,将服饰、花草鞋等民族文化载体精美化,将民俗产品搬上舞台,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布朗族。
在今后的履职过程中,我将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提升。加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要学好乡村振兴政策,将上级政策和布朗山乡的实际结合起来,依托木老元热温冷立体气候优势,努力在产业发展上带领群众闯出一条新路子。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原则,访民情、听民声、汇民意、达民情,坚定不移带领布朗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为保山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张新龙: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履职
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成就,规划了2022年以及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履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岗位,以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始终把搞活经济改善民生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全力推动龙陵县龙山镇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聚优培新壮势力。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多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龙陵县前列,助力龙陵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围绕县级打造“中国石斛之乡”目标,持续加大调研和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等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发展壮大石斛产业。同时立足区位优势,强化举措、因势利导,培育和带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餐饮住宿蓬勃发展,持续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采购、运输、包装、转运、仓储、加工、配送的城市网络体系,让我们的产品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出、卖得好转变。
二是紧盯民生创和谐。始终坚持保民利惠民生,促进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社会保障面实现全覆盖。全力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加快“智慧+综治中心”平台建设,加速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确保矛盾纠纷、信访案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逐年下降,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是严守红线保生态。始终坚持重整治保生态,树牢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实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活动,使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实现“河常制”,森林覆盖率达到75.16%,比2016年增0.96个百分点,全力加快“美丽龙山”建设进程。
四是严防疫情保安全。带领全镇上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同心协力、紧抓重点、精准防控、狠抓责任,确保疫情防控“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精准推动全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扎实推进“龙城飞将”、强边固防等常态化工作。
李胜国:坚决守好人民的生命健康防线
作为一名疾控人,也是一名人大代表,必须坚持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与疾控人职责深度融合。围绕维护人民健康目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群众健康需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好人民生命健康防线。
深入基层,忠实履职。面对新冠肺炎病情,以高度的责任使命担当、敏锐的专业判断,坚持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责任的自觉,发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走遍边境口岸、集中隔离点、核酸采样点、检查卡点。及时投入疫情防控资料收集、风险评估、技术培训、方案预案制定、物资储备、队伍组建中来,做好应急准备。及时深入流调、核酸检测、重点场所指导工作,及时消除漏洞隐患。
勇于探索,严谨求实。坚持腾冲疾病防控难点、重点分析研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借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协同专业团队开展重点疾病关键技术研究,疫苗临床试验适用技术引进推广。主持参与完成《腾冲边境地区消除疟疾模式探索》等研究项目11项,发表专业论文25篇,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根据国家卫生惠民政策、技术规范,团结带领疾控人结合腾冲疾病防控实际,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统筹防控有序推进的思路,分解细化工作指标,深入落实防控措施。
通过努力,腾冲提前2年率先在边境地区首个通过消除疟疾认证,腾冲模式被中国卫生画报进行了专访全面报道,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借鉴。腾冲传染病发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免疫规划接种率持续巩固,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人均期望寿命稳当提升。
下一步,我们卫生系统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立足本职工作扎实履职尽责,根据腾冲实际情况,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张学文:初心不渝力推龙陵高质量发展
作为连任的保山市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自2017年以来,我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和岗位职责,始终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担当作为,克难奋进。龙陵县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十三五”既定目标圆满完成,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平安龙陵建设扎实推进。
“十四五”期间,我将初心不渝,砥砺奋进,积极参政议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恪尽职守,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立足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龙陵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围绕全县“十四五”发展目标,我将充分发挥好自身岗位职能职责,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环境比较优势,重点打造石斛、绿色硅材、旅游3个百亿级产业。全力打好“绿色食品牌”“绿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始终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治理、社会民生领域、乡村振兴和深化对外开放等领域抓好投资。“十四五”期间,共谋划重大建设项目555个,总投资2126.7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1577.8亿元。
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成果,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牢牢守住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促进就业创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坚持强边固防与兴边富民相统一,做到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筑好防线,努力成为政治安边、科技控边、富民兴边的示范区。
吉永福:农村电商打通群众致富快车道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让偏远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链接进入广阔的大市场。这是我的真实写照。自2017年至今,乐村淘公司先后建立了野售、惠农网、一亩田、淘宝、拼多多、快手小店、抖音等多个网络销售平台店铺。在昌宁县建立124个乐村淘村级服务站点、购进20辆新能源汽车搭建了6条县域物流线路,通过网络平台将昌宁农户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累计农产品上行3000万元,下行产品600余万元。
创新实现党支部党建共建。乐村淘党支部作为昌宁县“五个一”示范党支部,2019年同大田坝新寨村实现党建共建,通过乐村淘支部协调实现潞江镇新寨村、大田坝新寨村、昌宁乐村淘三个支部党建共建;既是党员,更是代表,新时期、新手段、新技术促进了党建工作的新方式、新局面。
壮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2020年公司在湾甸乡热水建立了120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分别种植辣椒、番茄、豆角等蔬菜。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200人。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 5000余亩。同时,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电商线上销售的渠道优势,不仅将基地生产的500多吨蔬菜全部实现线上销售,还帮助周边农户线上销售各种水果、蔬菜1000多吨。有效解决了种植户最担心的种出来的果蔬卖不起价格、丰产不增收的难题。
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履职期间,共收集各类民情民意10余条;履职期间与其他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对昌宁县古茶树实施保护的建议》等建议,会议上对保山市新能源市场发展、昌宁果蔬品牌打造和农产品电商化、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等内容作了积极阐述和发言,现“云上昌宁”区域公共品牌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下一步,我将尽我所能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宣传好政策,联系好选民;持续做好“云上昌宁”区域公共品牌深挖运营,深耕保山农特产品供应链;立足本职聚焦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品种改良、农业电商人才培训,逐步扭转产业链路由原来的“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为我市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贡献力量。
赵炳华: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作为连任两届的保山市人大代表,我将积极对保山各项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紧紧围绕昌宁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效等热点、民生问题,全面履行好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一名人大代表的双重职责。
首先要认真学习好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履职,传达人民群众的心声与愿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积极参加视察调查,真正提出接地气、有热度的意见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后我将继续扎根昌宁农村大地,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农”情怀。重点做好昌宁县绿色品牌的认证推广工作,助推昌宁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昌宁县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与我的同事们一起,围绕促进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立足昌宁县基本县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切实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同时,搞好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推广,积极做好昌宁县绿色品牌的认证推广工作,助推昌宁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动农业向产业化、效益化发展,扎实推进质量兴农,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滇西最美田园城市”和“滇西高原特色示范区”的定位,以资源为依托,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提高蔬菜绿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全力推进昌宁核桃、茶叶等产业的全面发展。
编辑: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