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坡社区立足资源优势拓宽发展新路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田坡社区位于龙陵县勐糯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0.8亩。社区辖20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647户2885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为大力发展种植产业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褚橙、甘蔗、香料烟、坚果、玉米等种植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种植基础,群众获得了较好收益,已成为田坡社区的主要经济来源。2020年,该社区全年经济总收入699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万元,成为龙陵县首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的村。
党建引领引企到村 蹚出规模产业新路子
田坡社区拥有耕地3.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达10.8亩,但一直以来群众收入主要靠甘蔗等传统产业,老百姓辛苦一年,每亩地的收入微乎其微,曾经一度处于“手里端着金盘子、里面放着土豆子”的窘境。
针对田坡社区地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土地资源集中连片坡度较缓,但长期以来受限于水资源等限制,传统农业产业产量产值较小,群众收入低的问题,勐糯镇党委、田坡社区党总支决心依托资源优势,围绕打造“万亩褚橙、万亩甘蔗、万头肉牛、万亩牛油果、千担香料烟”的产业发展目标,走招商引资、规模发展的道路。截至目前,已顺利引进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八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家现代农业企业到田坡社区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立示范基地12540亩,引进浙商8户到村种植高标准石斛示范基地220亩,逐步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引企到村、规模发展”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2014年10月,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落地后,镇村两级迅速组建土地流转协调工作组,走村串户广泛宣传动员,耐心讲解产业政策红利,最大限度地赢得了群众支持,创下了7天时间流转8000亩土地的“田坡速度”,社区党总支将土地流转作为服务保障企业落地的关键。近年来,流转牛油果种植基地3300亩,流转石斛种植基地200亩,为企业到村建立种植基地注入了强心剂。
企业到村落地后,镇村累计争取协调项目资金800万元,完成基地主干道30公里硬化,建成水管网42公里、架设高效节水管网50余公里,打通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
抱团发展利益联结 迈出共同富裕新步伐
该社区立足山情村情实际,探索推行“党总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联结发展,构建起“一租二包三分红”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农民变工人、离土不离乡、就业有出路、收入有来处的共同富裕新路子,2020年末,该社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
土地流转收“租金”,群众收入有兜底。公司按照“周期流转金递增”的方式支付租金,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10238亩,共向群众兑付租金1548万元,惠及345户1582人,其中,175户76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户均实现增收2.76万元,让老百姓“闲”在家里就能有收入。
就地务工挣“薪金”,群众收入见效快。建立基地管理农户和务工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公司按照2000至2500株(25至35亩)划分为一个基地单元,每个单元配置2名产业工人,并优先将土地出租户返聘为产业工人。在未挂果的前4年,每年按每株15至16元的标准支付工资;产果后则根据市场行情,以产果量和质量给产业工人每公斤0.8至1元的奖励提成,截至目前,管理农户收入每年已超过户均7万元。
管理见效分“股金”,利益联结更紧密。该社区建立产业反哺增长机制,定植后第五年起,以农户年度种植管理收入总额(不含树苗费)为基数另提取15%为产业收入提留反哺基金,以土地入股经营的形式,按照农户出租的土地面积补助给被租地农户反哺基金,2021年,实现产业反哺基金240万元。
村社联盟产业融合 探索集体经济新模式
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村“两委”积极领办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了鑫犇肉牛养殖合作社、金坝石斛专业合作社和康成货运公司,通过各专业合作社及村办企业的有效参与运行,逐渐形成了“一头牛、一包肥、一棵果、一片林(甘蔗林)”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一棵果、一辆车、一条街”的三产融合格局,并探索了多元化集体经济增收途径,2021年,该社区已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2.67万元。
示范带动,巩固传统产业,释放集体经济活力。该社区坚持班子成员带头发展产业,以班子成员“个人出资+集体种植+反哺社区”的模式,示范种植甘蔗200亩,以示范引领持续巩固传统产业,2020年,种植甘蔗10030 亩,返回工作经费11万元;种植香料烟195 亩,返还生产服务费1.92万元/年。
盘活资产、协调服务,产业提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社区盘活闲置资产,将老学校闲置房屋资产提供给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办公场所,同时,积极为公司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定植后第五年挂果期开始,公司按照种植管理农户年度种植管理收入总额(不含树苗管理费)为基数提取1.5%作为项目协调经费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红,2021年,该社区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4万元。
生态循环、产业融合,自主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树牢“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理念,推行“褚橙产业—收购农家肥—有机肥生产加工—统一施用有机肥”的循环管理新模式,建成年产1万吨的有机肥厂1个、500头肉牛养殖场1个,合作社每年提取净利润的12%作为村集体经济,2021年,预计收益15万元。同时,依托褚橙产业成立了村办企业康成货运公司,积极参与恒冠泰达公司的劳务、运输、花斑果销售等方面合作,2021年,康成货运公司预计实现利润90余万元,提取公司净利润的3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收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心齐气顺共建共享 绘就幸福美丽新家园
“美丽乡村”共规划。该社区以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坚持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县开展试点工作,建立起了乡村振兴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探索实行“发出一份倡议书、召开一次乡贤会、收集一份意见建议书、种下一棵乡情树、开展一次心愿捐、组织一次随手拍、走访一户牵挂人”的“七个一”主题活动,收集意见建议29条,为撰写村庄规划草案提供依据,收到捐赠资金4.95万元。
“美丽家园”共建设。通过上级争取一点、村级投入一点、群众参与一点等多种模式,全面推进党群服务阵地改(扩)建、集镇道路提升改造、村内主次巷道硬化、太阳能路灯安装、公厕新建、配备路灯和监控设施,建设村组活动场所12个,实现村民小组全覆盖,田坡社区实现旧貌换新颜,成功创建为保山市乡村振兴党建+产业示范村、云南省美丽乡村。
“美丽村寨”共管理。随着产业振兴日渐成规模,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打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村里来,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回引年轻优秀人才3名进入村“两委”班子。组建社区巡调队,采取每月不定点巡逻调查、节假日排班轮流巡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解决矛盾纠纷、纠正不良行为。自巡调队成立以来,坚持开展巡逻百余次,解决矛盾纠纷10余件,促进了田坡平安社区、无讼社区的建设。通过采取专门划定片区,建立党员带头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广泛开展“门上风景自己护”活动,全面开启“美颜模式”,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新风尚,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以道德评议育人,营造人人争先、户户上进的浓厚氛围。
(段春荣)
编辑:田欣 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