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山 > 新闻

滇西剿匪的刀光剑影(连载)

发布时间: 10-09

来源: 保山日报网  阅读:

滇西剿匪的刀光剑影(连载)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 刁丽俊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第一章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剑川“四·二”武装起义,一枪打响一个滇西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剑川是中共早期党员张伯简及一些老党员王复生、王德三、周保中等的故乡。张伯简早年与周恩来一起在欧洲建立旅欧支部,对剑川青年影响深远。剑川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最早播撒的地方,群众基础星火燎原。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经祥云、宾川、鹤庆、丽江到达石鼓,抢渡金沙江,翻越中甸白茫雪山进入藏区,继续北上抗日。在此过程中,滇西高原不少进步青年和贫苦农民加入红军队伍。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8730-65.jpg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47年秋,根据中央指示,云南省工委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武装斗争,以配合正面战场。11月,黄平在省工委的安排下,以国民党剑川县党部秘书的身份掩护工作。欧根、王以中、徐铮、王北光等一批干部也相继到滇西开展工作。黄平是广东人,1938年加入共产党,1942年10月来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历史系。解放战争初期先后在墨江、磨黑、陆良等地领导革命工作。他到剑川后,着手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当时的剑川中学,就集中了大量地下党员。张荫南回忆她1948年2月进剑川中学后,几何老师就是徐铮,外语老师是陈瑞芳。张芝和16岁进剑川中学,校长李岳嵩对她的影响最大。李岳嵩曾在昆明闹学潮被抓,到了剑川就在黄平等的领导下发展进步学生,成立民青组织。张芝和在学校接受进步教育,学唱革命歌曲,同时也出校门宣传革命思想。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48年5月,中共滇西工委成立,黄平任书记,负责领导滇西地区工作。欧根任副书记,王以中、徐铮、王立政、杨苏、王北光任委员。云南省工委安排滇西工委重点建立以剑川、保山、祥云为中心的工作区。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月2日以后,滇西工委考虑需要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解放运动中,决定把剑川中学民青组织的几百名成员都播散到农村去。这样,张芝和被派到剑川兰州镇,张荫南到了乔后。并且她俩与大多数下农村的学生一样,都是瞒着家里悄悄离开,生怕父母不给去。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8736-63.jpg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进村后,张芝和住在农民家里,白天入户帮农民干劳动,晚上就通知农户一家来一个人参加识字班。当然,办识字班最主要的目的是给农民宣传反饥饿、反剥削、反压迫。她用鲜活的事例,告诉农民一定要团结起来,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权。农民也切实认识到剥削阶级的不公平性,自己一年四季辛辛苦苦,依然吃不饱穿不暖,补丁一层摞一层,种出来100斤谷子,有70斤就要交租交税。这样,他们参加农抗会的积极性特别高,很短的时间内,一个村一个农会,农村的组织很快就建立起来。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问张芝和一个人住一个村不害怕吗,有没有遇到危险?她说有啊,她与女同学张昆秀、李寿仙、桂顺益各在一个村,有时会相互走动交流工作进展。一天下午她去隔壁村找张昆秀,走到半路,远远看见三个穿黄衣服的国民党兵往自己方向走来,她悄悄折头跑了。保护好自己,既是组织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负责。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3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剑川起义之后一个月,即1949年5月7日,洱源地下党不失时机,在县城组织了500多人的武装暴动,一个叫刘治生的15岁少年,在街上看到起义成功的武装队伍意气风发地走过,顾不上告诉家人,就走进了起义的队伍,那时候,他觉得队伍就像一团跳动的火,他就是一簇活力四射的火苗。参加队伍不久,刘治生所在的“牛街人民自卫大队”就奉命与洱源、剑川、兰坪各地的人民武装合编为“滇西人民自卫军第三支队”。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那时,瘦小的刘治生还没有一支上了刺刀的“三八”枪高,每次打战,老战士都不准他上战场,只让他做后勤,可他听着前方的枪声和喊杀声,都热血沸腾,忍不住要冲上去杀敌。可老同志总是在战斗结束了,才放他去打扫战场。之后部队组织卫生队,他又成为了卫生员。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8736-61.jpg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刘治生离休后一直生活在保山,因为喜欢写文章,2000年前后经常到保山日报投稿。他回忆说,剑川暴动,在滇西,如一个巨石落到水面,水花四溅。国民党军政机关函电飞驰,策划进剿。滇西北各县伪政府的武装、反动地主武装都集结而来,新建立的革命武装面临各种围剿,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断。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当时,有两股反动武装从三面包围:以罗瑛为首的永胜“民主联军”有6000余人,携枪进攻鹤庆,洱源,形成对剑川的包围之势,剑川大队得不到准确的情报,在洱源攻打罗瑛部时,牺牲了20多名队员。西面和西南面,保山“共革盟”杨剑虹率领的第1支队1500余人占领永平、漾濞,再从云龙经乔后进入牛街;“共革盟”第4支队1400多人,其中大部为反动分子所控制,进占云龙石门后,反动分子发动哗变,矛头指向洱源的乔后及剑川。敌人沆瀣一气,气焰嚣张,妄图把初建的人民游击武装一口吃掉。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面对敌人的虎视眈眈,滇西工委迅速解放乔后,随即在已经具备条件的牛街、兰州、洱源发动武装暴动,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当时,罗瑛企图进攻丽江。滇西工委领导们分析,丽江是滇西北的政治中心,又是武器集中的地方,对我党不利的因素是,国民党丽江专员史华在永胜与罗瑛合流,他在丽江也有一定影响;而我方有利的因素是,丽江地下党虽然没有掌握武装,但有较好的群众组织基础。于是,丽江县委发动1500多名农民,于5月1日进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鲜明地提出了“打倒罗瑛”的口号。情绪激昂的群众,响彻街巷的呼喊,排山倒海地撞击着丽江专员的心脏,看似强大其实底气不足的罗瑛“民主联军”只好退回永胜老巢。溃退后,由于内部争权夺利,罗瑛被杀,联军由易少白统率。这时他们内部已经四分五裂,滇西工委各个击破,永胜匪部于一个月后被彻底消灭。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解除了东面的威胁之后,滇西工委立即指挥人民自卫军和各游击部队,发动各族群众,歼灭西面两股“共革盟”武装(“共革盟”是1949年云南出现的政治土匪武装。全称“共产党、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同盟联军”,是一支由失意政客、官僚、恶霸、匪首、退伍军人组织起来的到处荼毒人民、横征暴敛的既反蒋又反共的投机反动武装。保山的“共革盟”是云县“共革盟”进窜保山后发展起来的反革命武装。稍后一章将对“共革盟”的覆灭作详细介绍)。除“共革盟东进军”司令杨剑虹率领少数人投奔“滇西剿匪指挥部”余建勋和部分逃窜外,大部分敌人被歼灭。歼灭“共革盟”独立4支队是一个典型的游击战,在长达200里的地区内,除了游击队,还有上万名各族人民群众参加,在打入“共革盟”独4支队的保山地下党及其武装的配合下,在10天中全歼“独4支队”,俘虏700余人,其中有国民党驻保山的两个连。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起义的半年里,刘治生有很长时间随部队打游击。游击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天是房,地是床,野菜野果当干粮”,半年里,他转战洱源西山、剑川东山,在滇西北的山水间与国民党军周旋,不知吃了多少野菜野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战术上,游击队必须采取诱敌深入,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集中兵力,伺机歼灭的方针,一时消灭不了的就与敌迂回周旋,出其不意,一举歼灭之。为此,部队很多时候要在森林中穿插。长期过着最艰苦的生活,身上穿的是单薄衣服,且大部分破烂不堪,八角帽上缀着一颗布制红星;脚上穿的是草鞋,吃的是粗菜杂粮,在滇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几天只分到几颗蚕豆当饭吃;晚上睡的是稻草,夜间蚊虫叮咬使人难以忍受,身上虱子一抓就是一大把,放在火塘里烧得噼噼啪啪响,如今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刘治生说,那时,指挥员与战士之间一律平等,同衣共食。打仗时,团以上领导虽然配有马骑,但很多时候都是给伤病员骑,司令员和大家一起跋山涉水。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山区的白族、彝族老乡们给了游击队无私的援助。在山区,各民族的山寨就是他们的家,驻扎在集镇,白族雕龙画凤的四合院就是他们的营房。汉族、白族群众的大米,纳西人民的荞麦饼,彝族群众的洋芋、燕麦炒面养活了子弟兵。卫生队不是随部队行动,卫生队的伤员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悉心爱护。由于敌人的围攻和封锁,游击队药品缺乏,受伤的同志得不到很好的救治,有的残疾,有的失去了宝贵的生命。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49年9月9日至13日,滇西工委在剑川召开“九·九”党政军干部代表会议,贯彻滇桂黔边区党委决定,建立以剑川为中心的滇西北地委和滇西北人民行政专员公署,将人民自卫军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第七支队,黄平任地位书记、“边纵”七支队司令员和政委。支队设政治处和参谋、供给、医务三个处,警卫和一、二、三、四政工队,共9000多人。七支队建队时有3个团,即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五团。在卢汉发动围剿时新增加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六团。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49年12月国民党云南省政府起义后,“边纵”七支队东出西进,南下北上,截断国民党残军从滇西外逃路线,特别1950年1月挺进保山后,“边纵”七支队与国民党残军及土匪武装斗智斗勇,巩固了保山地委新政权,为迎接解放大军进驻保山,为保山全境解放奠定了基础。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89年4月2日,在纪念剑川“四·二”武装暴动四十周年大会上,黄平诗曰: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阴晴圆缺四十秋,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战士卸戈尚何求。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中华自有风骨在,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共与苍山雪白头。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忆往昔,峥嵘岁月在,历历烽烟似眼前!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