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与山
来源: 保山日报网 阅读:
缘分之故,“保”与“山”的搭配已整整五百载。
我们不理解那些作为土丘的遗憾,也无法想象一个一望无际的视界。从姓名,到地貌,到情怀,保山与山,早已分割不开。
保山因此成了山的集合,山的彩排。
一列列鳞次栉比、远邻近挨;一座座逶迤磅礴、继往开来。保山的山只有一个选向——纵贯南北。
有名的山、无名的山、憨厚的山、灵秀的山,构成了地球上最坚实的第二级台阶,上可接天,下可连海。
保山的山从不忸怩作态。庄庄重重地坐落,苍苍莽莽地存在,任滚滚红尘来朝,芸芸众生来拜。
保山的山从不消极懈怠。壁立千仞的锋利,劈开自己的胸膛,任涓涓细水长流,滔滔三江澎湃。
保山的山被战火掠过,但从未衰败。东吁的战象被大明将士屠宰,日寇的装甲化为重修惠通桥的钢材。保山的每一座山都是坚不可摧的关隘。
史书记载着保山是太保之山的由来,现实说保卫江山才是正解。保山有江河不舍昼夜的豪情,更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气概。
虽然,保山没有一座名满天下的山,只要支砌一圈高墙便能会聚天下之财。
虽然,保山没有一座顺应世俗的山,格格不入的走向甚至成为一日千里的阻碍。
但保山从未因此沉沦,矢志要把命运修改。
曾经,保山用手指在山崖上扣出一段段血路,那是保家卫国的命脉。
如今,保山用坚韧在山体上打出一个个奇迹,那是连通世界的纽带。
我们祖祖辈辈在山上劳作,每一份收获,都能感受到大山厚实的关爱。
我们世世代代在山上生息,每一次伫立,都能感受到大山雄浑的承载。
山对保山,一直在不离不弃的告白。
保山对山,一直是初心不改的信赖。
坐地1700米高台,保山天生一种不可修炼的豪迈。
看:保山以山的茂盛为笔触,在“双面书架”上描画七彩。那灵动的漫天云霞,并非紫气东来。
看:保山以峰的刚强为犁铧,在“滇西粮仓”上纵横剪裁。那起伏的铺锦披绣,试问谁能穿戴?
擦亮“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康养”三张招牌——
保山正以山的胸怀,拥抱时代!
保山正以山的沉稳,迈向未来!
□ 杨庆林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