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已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行政处罚案件226件
来源: 云南法制报 阅读:
本报讯(记者 韩芳)为进一步强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自2020年11月起,云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和省供销合作社,在全省联合开展为期3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行政处罚案件226件,建立农村食品统一配送渠道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87个,完成限期整改市场145个,开展规范化建设农村食品经营店144个。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按照“1+3”的目标(即每年推进1项重点行动,1年1项重点内容,3年接续重点推进),不断加大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力度。突出三大重点:重点对象。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品类。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重点违法违规情形。假冒食品、“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超过保质期食品等重点违法违规情形,边打击、边规范、边提升,着力整治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等突出问题。
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梳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区域、重点业态、重点场所以及监管的薄弱环节。压实各级监管责任,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夯实联合整治和联合执法合力,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严肃查处“两超一非”违法行为,以及销售无合法来源食品,重点取缔“黑工厂”“黑窝点”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
责编:蒋建国 马子尾(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