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最初心 重走来时路
——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隆阳区金鸡乡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日前,由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织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走过来时的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保山,深入隆阳区金鸡乡探寻红色遗迹,追忆革命往事。
坐落于保山坝子东北凤溪山下的金鸡村,是保山坝子设置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古村,也是滇西唯一的革命老区,至今还保留着地下党活动的大部分遗址。
位于金鸡乡四方街南廊民居中部的文昌宫就曾是地下党秘密活动的据点。1948年至1949年期间,保山金鸡地下党以此为堡垒,组织金鸡凤仪青年联谊会、农抗会等群众组织,带领民众开展声讨横行乡里、欺压民众的大地主杨玉书,围殴、驱逐强买强卖的国民党兵,最终于1949年4月15日,在这里周密策划部署,发动了“4·15”武装起义,打响了保山解放的第一枪,开创了保山民主革命的先河。
如今踏入文昌宫,当年革命的硝烟已消散,房前屋后岁月斑驳,院内两棵拥有百年树龄的乌桕见证了代代相传的斗争精神。
“金凤子,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这段洪亮的旋律出自90岁老人李光兴之口。作为金鸡武装起义的亲历者,老人对当年参加起义的情景记忆犹新,说着说着便唱起了当年和同伴们一起唱过的歌曲。
当年起义成功后,地下党迅速接管凤仪(金鸡)镇政府,任命花靖本为镇长,建立了保山第一个人民政权。
“我父亲当年在昆明读书,高中毕业时接到地下党员孟循时的来信,让其邀约在昆明的同学回保山参加地下工作,父亲当即投笔从戎。”花靖本的女儿花艳芳回忆,得知父亲曾经参加革命的事迹后,她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伟岸,他坚毅勇敢的品格一直深深影响着我。”花艳芳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金鸡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段红色革命史的保护开发,制定了各项保护措施。金鸡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罗洪林介绍,除了修复金鸡文昌宫外,建国50周年时还举办了武装起义50周年纪念大会;每年的4月15日,金鸡乡各界都会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自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660余万元建成金鸡“4·15”武装起义纪念碑一座,纪念活动广场300平方米,2018年7月1日,金鸡武装起义展览室顺利开展。
进入展厅,一堵醒目的浮雕墙映入眼帘。画面正是1949年4月15日金鸡地下党夺取国民党驻金鸡的反动武装后,在远征中学宣布起义的场景。浮雕墙正前方,一双大手紧紧握住一支朝向天空的枪,这是武装起义的标志,寓意通过起义冲破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世界。
沿着“古镇金鸡——发动起义——北上转移——回归保山”的参观顺序,观众可以清楚地了解金鸡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前后经过,重温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先人已逝,精神犹在。罗洪林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传承好金鸡乡武装起义的红色基因,弘扬革命先辈优秀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蔡文雯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