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龙陵

“范大叔”,现代农业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 12-21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个个难题的破解,让“范大叔”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现在,农场已形成产业循环生态链及“种养加”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采用“互联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产品远销到了东部沿海城市。截至目前,农场共建成经营蔬菜基地200亩、林果基地800亩、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基地500亩、肉牛养殖基地70亩、农产品加工基地30亩,每年实现经营收入1200余万元。与此同时,农场还始终把培育拓展新产业作为增强农场发展活力的根本路径。加快水产业发展步伐,补齐农场产业发展短板亦成为农场发展方向。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解锁企业扶贫新密码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饮水思源不忘本,农民出身的范跃德清楚地知道,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员工的努力,只有回馈家乡、回馈社会,企业才能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所以“范大叔”私人定制农场自成立那天起,便将助农脱贫作为工作基点,而这也是沪滇合作项目效能最大化的体现。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3年前,同社的建档立卡户余建祖经常酗酒,疏于耕种。“父亲觉得不能任由他这样下去,便找人把他家的地耙好,又给了种子。并数次找他谈心,帮助他甩掉精神贫瘠。”两年帮扶后,余建祖一家靠种植反季蔬菜人均年增收15000元。像这样接受“手把手”帮扶的家庭共有7户,现已全部退出贫困行列。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范大叔”农场还创设了“一块土地、三份收入”的模式,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农场优先聘用土地流转的农民管理农场,支付农民的土地流转费用,农户还可获得销售额30%的提成。”范祥周介绍,仅2018年,就支付土地流转费用2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万元。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他们一家都是特别好的人,看着我们家庭困难,就请我们到这边做工,还发工作服,还包吃。我这个年纪,别呢地方不会要我做活了。”现年60岁的赵芹焕动情地说:“要是有急事,他们还会开车送我去办!”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自成立以来,农场共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5个,稳定就业人员每年可获得工资收入36000元以上,就业岗位优先满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8年以来,农场采取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和无偿提供技术服务的带贫模式,带动勐糯镇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产业,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2000多元。多年来,农场先后向勐糯镇教育基金会捐资十余万元,并长期与当地2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海头社区村委会入股公司的10万元,也已实现入股分红3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7年,“范大叔”私人定制蔬菜农场被保山市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18年,被云南省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勐糯镇党委书记匡兴波感慨,“‘范大叔’农场不仅为勐糯镇带来了一个对外宣传的机会,还为勐糯镇探索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作为当地政府,我们是大力支持的,并且有信心为‘范大叔’农场发展作好服务。也希望农场能更多地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帮助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是个喜欢挑战,又钟爱创新的人。国家有五年规划,我也有我的五年规划。我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就是进一步带领群众致富,并建成绿色蔬菜产业园和万头猪场。” 这个虽是80后但白发凸显的新一代“范大叔”正在红土地上续写着现代农业的追梦篇章。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 王丹妮 杨伟华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666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