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云南

红河州:端起“绿饭碗” 吃上“生态饭”

发布时间: 10-19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红河哈尼梯田秋景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工作人员在采摘鲜花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泸西县高原梨丰收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者按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9月23日至25日,“美丽蝶变——全国党媒社长总编看红河”暨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2020年年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办。包括本报在内的全国70余家党媒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三天的采访过程中,我们领略了红土高原之上的旖旎风光,触摸到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蓬勃脉动,特以此专版展现红河生态之美、开放之美、产业之美、发展之美、人文之美。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当时这里都是荒山,什么都没种,现在看看这些果树长势多好,绿油油的,对于我来说这就是‘金山银山’了。”村民陈志海高兴地对记者说。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点“绿”成“金”产业旺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6年前,屏边县玉屏镇建设村的陈志海瞄准商机,在村里流转了40多亩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实现了从“打工仔”到猕猴桃“种植大户”的转型。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以前是四处打工,工厂里、工地上都干过,现在在家里安心搞种植,不用去外面打工了,只要出力肯干就能致富。”陈志海说。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7月下旬,在陈志海的猕猴桃基地,部分猕猴桃开始陆续成熟上市,放眼望去,阳光下一个个透着绿光,外形玲珑剔透的红心猕猴桃挂满枝头。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今年虽然遭受了冰雹天气的影响,但是通过后期的精准保果和施肥,猕猴桃品质得到提升,你看这个果,果形好,品质高,拿到市场上所有老板都看得上,不愁卖。”陈志海边装箱边说。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9月中旬,陈云海的猕猴桃已经采摘售罄,他算了一笔账,除去前期的投入,今年大概有15—16万元的收入。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户户有果树、家家有畜禽、村村有林木。”坐落于北纬23°的大围山国家公园脚下的屏边县,森林植被茂密,立体气候明显,在绿色生机里孕育着百姓生计,“特色农业+绿色产业”的模式激活了屏边县的发展活力。如今全县以荔枝、猕猴桃等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39.2万亩,人均达到3亩果树,以杉木、桤木为主的用材林105万亩,以草果、砂仁为主的林下中药材31万亩,绿色产业发展让当地上万名贫困户吃上了“生态饭”,实现了“绿色脱贫”。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荒山变青山 青山变“金山”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荒山枯草”是以前红河谷热区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但如今,红河县红河谷热区呈现出一片新气象,位于大羊街乡大水塘村的库博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内,往日荒凉贫瘠的山头已是连片新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织网般遍布层层新开垦的梯田,芒果、柠檬、冰糖橙、火龙果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2014年开始,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投入2.7亿元,流转荒地和荒山共41000亩,建设了生态涵养休闲园区、种植园区和林下养殖园区,并通过“流转返租”模式,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生产管理,使原先各自为阵的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收入由财产性收入转变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让当地970户4000余人受益。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以前我家靠种谷子、玉米,收入少、生活困难,现在来基地打工,两人的年收入合起来有4.5万元,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村民杨牛仰告诉记者。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红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兼热区办主任钱兰艳说,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干热河谷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已推广种植热区水果19.5万亩,可采摘面积10.25万亩,红河谷成为“百果园”指日可待。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如今,红河县通过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保护开发,使全县经济总收入比2015年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6438元增加至12876元,带动了8.24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开启“花”样幸福人生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虽已入秋,但在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繁花盛开的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对今年新引进的花苗进行培土、分苗,大家各司其职,在打好地沟后,将培育好的花苗一株株移栽进去。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钱佳丽家在羊街乡黑泥地社区,园区建成之前,大学毕业的钱佳丽选择在外打工,看到家乡发展得好,便回到黑泥地成为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一名花工,两个月后成为公司的生产技术骨干,知花小镇鲜花交易展示中心建成后,钱佳丽来到展厅学习压花技术。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压花技术采用园区新鲜种植的鲜花经过压干以后做成干花,再通过艺术加工形成艺术品。压花技术的运用代表着高效现代农业园开始了花卉二次深加工创作,鲜花的采后处理和销售方式开始尝试多样化。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知花小镇和我一起做压花,我感觉很幸福!”钱佳丽说这些话时,脸上洋溢着自信和骄傲。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转变的不止钱佳丽一人。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是一个集生产、加工、科技、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品种、新技术及新市场,让园区走上了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农业之路,园区创造了3000个长期就业岗位和10000个季节性岗位,农民转变为掌握农业产业技术的职业工人,实现了农业转型和跨越发展;同时“园区、企业、农户”的共赢模式,带动了农户种植花卉7000多亩,人年均增收近4万元,周边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59.2万亩水果、205.6万亩蔬菜、26.9万亩花卉园艺、15.8万亩梯田红米、127.6万亩中药材……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红河州以规模化布局、园区化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化引领、品牌化打造、融合化发展“六大抓手”,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以红河两岸低热河谷为主轴,建设红河谷绿色农业产业廊道,在海拔800米以下河谷地带,发展热区果蔬、花卉等产业;海拔800米至1600米的中半山区,发展水果、蔬菜、药材、梯田红米、特色养殖等产业;海拔1600米以上高寒山区,发展经济林果、林下经济和山地牧业,加快形成红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区和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3大板块;北部已建成24个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南部建成67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截至目前,全州1942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了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9.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绿色产业发展使红河州贫困人口从2015年年底的58.97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22197人,贫困发生率由16.22%降至0.64%。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KKK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